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二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诊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主要通气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的总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序贯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显著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明显降低,撤机成功率增高,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降低VAP发生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患者血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诊疗常规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与布地奈德治疗。两组均与入院第1天及治疗后2周后进行血细胞因子(IL-17、IL-33、IFN-r)与肺功能(FEV1%、FEV1/FVC)检查。比较其治疗前后IL-17、IL-33、IFN—r和肺功能FEV1%、FEV,/FVC。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细胞因子和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人院前比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IL-17、IL-33明显降低,肺功能FEVl%和FEVl/FV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细胞因子与肺功能变化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IL-33水平在COPD患者体内明显增高,COPD患者由于气流受限的原因FEV1%、FEV1/FVC会比正常人低,使用辛伐他汀与布地奈德治疗后IL-17、IL-33水平明显降低,FEV1%、FEV1/FVC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辛伐他汀与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体系对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结果进行分组:3。4分者为撤机A组(44例),5~6分者为撤机B组(41例),并随机选取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按传统方法撤机,作为传统组,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B组和A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91±0.87)d和(5.11±1.10)d,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7.84+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直接撤机成功率最低,为80.48%,明显低于A组(95.45%)和传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传统组再插管率均为0,B组的再插管率为4.88%;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传统组最高,达27.5%,明显高于A组(11.36%)和B组(1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情况下,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具有更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更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