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近亲结婚的主要遗传学效应是增加群体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就有“男女同性,其生不蕃”的说法,表明对近亲结婚的危害已有所认识。但在贵州的一些民族中,长期来就有近亲结婚的习惯(称开老亲),说“新亲不算亲,老亲才叫亲”、“亲上加亲才算过得硬的亲,否则只能算过路亲”。因此,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3.
贵州树鼩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州省西南部树鼩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以及野外自然条件下的繁殖和食性等生物学特性。确认贵州树鼩统属中缅树鼩滇南亚种(Tupaia belangeriyunalis Thomas)在贵州西南盘江流域各县均有分布,修正了《贵州省脊椎动物分布名录》(1979)所记载的仅分布于兴义的海南亚种记录。野外自然条件下繁殖期集中在7~8月,怀孕树鼩胚胎一般4个,食性仍以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分析了贵州省仡佬、水、苗、布依,侗和汉族六个民族2490人的atd角参数正常值与年龄的相关性,就年龄与atd角之间的关系,分別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并在各民族间,男女性別间分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408例苗族12项皮纹参数正常值测定,并和汉族作了比较。皮纹图样采样于凯里县旁海区和紫云县猴场区的小学生。男225例,女183例;年龄6~16岁,平均10.42岁,研究和分析:疗法同Ⅰ、Ⅱ。结果和讨论如下: (一)各型指纹的频率(表1):A、L、W分别为1.49%、47.04%和51.47%,符合东方蒙古人种的分布频率。A、W女性高于男性,而L男性高于女性,特别是A,女性高于男性近4  相似文献   
6.
皮纹是人类的体质遗传特征,在人类种族间和民族间都存在差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省又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因此开展少数民族皮纹学的研究,不仅为人类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提供正常参数,而且对民族的起源、识别、迁移和亲缘关系的探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贵州省411例水族12项皮纹正常值的测定,并且和425例汉族皮纹参数作对比,为我国民族皮纹学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18例侗族小学生12项皮纹参数正常值测定,并与汉族进行了比较,图样采自榕江县车江公社,男203例,女215例;年龄6~15岁,平均9.48岁。研究和分析方法同Ⅰ、Ⅱ,其结果和讨论如下: (一)各型指纹的频率(表1):A、L、W分别为3.01%、47.27%、49.71%,A高于本研究的所有其他五个民族,并且都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 (二)TFR C和a-bR C(表2):分别为131.09和37.16,均低于汉族(135.89、  相似文献   
8.
9.
鉴于《医用生物学》教材理论教学与实验存在某些脱节现象,我们根据1984年西南区医学院校生物学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的精神,将形态解剖方面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改为小课讲授与实验同时进行的讲习结合方式。学生边接受理论教学,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