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X线、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其使用X线、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技术进行诊断,比较、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8%,螺旋CT和三维重建检查准确率为96%。结论:在诊断踝关节骨折时,X线检查的漏诊率较高,而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为骨折手术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损伤机制、病理与MRI与临床表现.方法 分析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人中,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病灶27处,胼胝体18处,脑干8处,小脑6处,延髓3处;10例局部脑回肿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伴有斑脑挫裂伤.结论 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直肠癌是发生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原来的第6位升至第4位[1]。传统诊断直肠癌的方法主要有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但两者只能显示肠腔内的病变情况。CT检查可显示病变的腔外侵犯和远处转移情况,但软组织分辨力不够高。MRI可从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对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德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患儿使用MRI进行诊断,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阳性率达72%,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为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小儿脑性瘫痪时,MRI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诊断,预后评估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的诊断方法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经多重方法确诊为肝脓肿炎症期的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给予对照组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给予治疗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结果使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对照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48例患者,误诊有31例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增强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的治疗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72例患者,误诊7例患者。治疗组的准确率(91.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准确率(60.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降低误诊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检查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