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91例主动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婷  丛林  朱立新  方慧琴  吴瑾  袁静  许烨烨  陈薇 《安徽医学》2013,34(8):1085-1088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行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免疫细胞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91例URSA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及CD3、CD4、CD8及NK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79例成功妊娠至12周胎盘形成以后,12例在孕12周以前再次流产,成功率86.81%;治疗后CD3、CD4和NK细胞比例明显下降,CD8及淋巴细胞坏死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于URSA具有显著的疗效,NK细胞的降低有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2.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91例主动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婷  丛林  朱立新  方慧琴  吴瑾  袁静  许烨烨  陈薇 《安徽医药》2013,34(8):1085-1088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行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免疫细胞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91例URSA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及CD3、CD4、CD8及NK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79例成功妊娠至12周胎盘形成以后,12例在孕12周以前再次流产,成功率86.81%;治疗后CD3、CD4和NK细胞比例明显下降,CD8及淋巴细胞坏死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于URSA具有显著的疗效,NK细胞的降低有利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3.
许烨烨 《安徽医药》2013,34(7):1037-1040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昔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它并不改变基因序列,而是通  相似文献   
4.
许烨烨 《安徽医学》2013,34(7):1037-1040
正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昔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它并不改变基因序列,而是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