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法,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治疗之后,动脉血氧分压、肺部啰音、住院时间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法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治疗操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下活检送病理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1)胸腔镜下30例患者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占71.43%,其中15例为菜花样包块、5例为葡萄串样病灶、10例弥漫性栗粒样小结节,分别占35.71%、11.90%、23.81%,7例表现为弥漫性胸膜增厚凹凸不平,5例表现分布胸膜充血水肿或纤维分割、粘连带形成,分别占16.67%、11.90%.(2)41例患者均明确病因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7.62%;21例为恶性肿瘤,占50.00%;1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占28.57%;4例为结缔组织伴胸腔积液,占9.52%;4例为非特异性炎症,占9.52%;1例不明原因,占2.38%.(3)22例血性积液患者中20例确诊为恶性病变、2例为良性病变;20例非血性积液患者中1例确诊为恶性病变、19例为良性病变;血性与非血性积液用于诊断恶性与良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91%、95.00%.(4)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其中4例发热、1例皮下气肿、8例咳嗽、8例胸痛、4例恶心,发生率分别为9.52%、2.38%、19.05%、19.05%、9.52%,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结论 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并发症表现轻微,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以恶性多见,尤其是血性积液者在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病因情况下应及时进行胸腔镜检查以尽快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3.
许树雄 《药物与人》2014,(5):223-224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4年3月所收治的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48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其中治疗好转的患者42例,所占的比例是87.5%,死亡患者6例,所占的比例是13.3%。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没有特异性,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一旦确诊是急性肺栓塞,需及时给予抗凝和溶栓治疗,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及时进行介入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怀疑IPA患者作为病例组,以非IPA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ALF-GM和血清GM结果,观察BALF-GM和血清GM检测诊断价值情况,观察BALF-GM和血清GM检测IPA的ROC曲线分析情况。结果病例组BALF-GM和血清GM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在Cut off值为0.5、1.0、1.5、2.0,BALF-GM测定敏感性均高于血清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LFGM和血清GM检测IPA的ROC曲线下面积0.803(95%CI:0.706~0.874)、0.612(95%CI:0.490~0.718),最佳cut off值0.643、0.426,其敏感性分别为74.9%和47.4%、84.0%和86.1%、78.3%和80.3%、78.3%和68.2%。结论 BALF-GM在诊断非免疫功能低下的IPA敏感性高于血清GM,其最佳cut off值0.643,可以用于IPA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气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低于B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气肿、脱管、感染、创伤性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堵管发生率(13.3%)显著高于B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胸闭式引流中,与采用14G导管比较,采用12G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气胸患者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堵管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