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30例椎管内少见肿痛(髓内8例、硬膜下14例、硬膜外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于MR信号进行对照研究,总结了脊髓内、硬膜下、硬膜外肿瘤的MR鉴别特征。讨论了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鉴别与体位(横断、矢状及冠状位)的关系及选择性增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液压扩充治疗腱鞘囊肿2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腱鞘囊肿是外科门诊的常见病。临床上的治疗方法颇多,如压破疗法、强的松注射疗法、手术摘除疗法、缝扎疗法等,但效果仍不大理想,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复发、感染、留下疤痕等。作者自1992年至1998年,在外科门诊采用液压扩充治疗腱鞘囊肿248例,操作简单,无痛苦,不留手术疤痕,不感染,可反复应用,一次治愈率达87.9%,总治愈率达10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77年~1983年4月15日,根据各个部位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解剖特点,采用局部封闭加按摩,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50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本组506例中,男258例,女248例。年龄16~76岁。16~60岁为最多见,占  相似文献   
4.
CT机监控下经皮椎弓根置管定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T机监控下经皮椎弓根置管定位是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体表定位线、定位针、定位套管及手术器械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此方法是在CT机监控下经皮闭合置管定位、置管 ,然后在开放手术时根据置管通道打钉置入椎弓根钉。我科从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此方法完成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30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2~ 6 0岁 ,平均 30岁。其中胸腰段外伤性骨折伴不全瘫 18例 ,行R -F外伤型椎弓根钉内固定 13例 ,行S-F椎弓根钉内固定 3例 ,TSRH椎弓根钉内固定 2例 ;…  相似文献   
5.
肾钙乳是积水的肾盂肾盏或憩室、囊肿内含有高浓度钙质的混悬液。X线检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本病由Howell氏1959年首先报告。国内仅报告11例。我们自1983年5月至1984年8月遇见6例,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病例①男性,56岁。主诉右腰胀痛、血尿反复发作30年。1983年5月2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无特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右肾叩击痛。尿常规红细胞(+)。X线腹平片右肾轮廓增大、下盏部位有二个分别为2.4×3.5cm和1.1×1.8cm囊袋状影,密度较淡而均匀,边缘光滑(图1见封三)。第三腰椎体右缘重叠处有1.1×2.3cm结石  相似文献   
6.
患者郑××,男,60岁。1975年11月18日在农村找“土医”包治痔疮、当时患混合痔,注射一针药,药名不详,注射后当晚剧痛难忍,接着肛周溃烂,逐渐扩大,不能排大便、痛苦非常,在当地无法治疗,而来求医入院。  相似文献   
7.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而严重的肩周炎,常致肩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肩肌肉萎缩,造成肩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日夜疼痛难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自1978年8月至1984年1月,作者采用静脉全麻下行肩关节粘连闭合性松解术7例,配合局部封闭、理疗、功能锻炼,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如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骨外科学临床见习质量,使学生在较短的见习时间内,能掌握重点病种,增加操作机会,加强病历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临床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少见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外报道甚少。我院去年诊治四例,疗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四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4(1/2)岁,最大12岁,发病时间都在3岁左右。均为双侧臀肌挛缩;发病前都有明显反复多次PG臀肌注射史,而其家族成员无同样病史。临床表现:四例均站立时双髋关节呈轻度外旋,外层位;走路姿势呈“八字”蹒跚步态,快走时呈竞走步态;坐位及蹲位呈典型“蛙”式位。双侧臀肌外观较小,缺乏丰满感。体检:双侧臀大、中肌及阔筋膜张肌萎缩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少见肿瘤的低磁场MRI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少见肿瘤36例,对其低磁场下成像的信号进行对照研究,总结椎管内脊髓内、硬膜下、硬膜外肿瘤的不同MRI特征。结果36例病例中,髓内肿瘤12例,硬膜下肿瘤15例,硬膜外肿瘤9例,信号强度为:T1WI 脂肪瘤>混合瘤>网状血管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胶质瘤。结论低磁场MRI对椎管内少见肿瘤定位容易,根据其MRI信号特征,结合增强扫描部分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