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0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在减压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将 16只实验兔放入加压舱中 ,于 5 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 0 .5 MPa,停留 6 0 min,然后于 5 m in内再减至常压。分别于进舱前、出舱后即刻和出舱后 2 4 h,应用心内穿刺方法采血 2 m l,分离血清 ,避免溶血。应用硝酸还原法和改良亚硝酸法分别及时测定血清 NO含量和 SOD活性。结果  (1)血清中 NO含量在减压出舱后即刻 [(112 .73± 15 .74 ) μm ol/ L]及出舱后 2 4 h[(117.6 0±16 .0 7) μm ol/ L],与进舱前自身对照 [(85 .33± 12 .6 8) μmol/ L]比较 ,明显增高 (P<0 .0 1)。 (2 )血清中SOD活性在出舱后即刻 [(6 5 .97± 16 .5 2 ) NU/ ml]与出舱后 2 4 h[(6 3.0 1± 16 .10 ) NU/ m l],与进舱前[(85 .84± 16 .6 8) NU/ ml]比较 ,均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NO含量的增加和 SOD活性的降低可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 ,这可能在减压病的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医院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院管理重在科室的管理 ,科室的管理是医院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室是医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和医教研等各项工作任务的主要基本单位 ,科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医院的临床、医技功能科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如下。1 当前医院科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室管理的主要范畴包括人员管理、医疗工作管理、质量管理、制度管理、经济管理、设备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及信息管理。可见科室的管理范围是医院管理的具体化 ,是缩小了的医院管理。从这几个主要管理范围看 ,特别是人、财、物的管…  相似文献   
3.
减 压病 (Decompressionsickness,DCS)是由于减压不当 ,使体内产生气泡。血管内外气泡的机械作用为DCS的重要发病原因 ,而气体在组织中饱和、脱饱和的速度还与组织本身的血液灌注状况有关。为进一步探讨有关减压病的机理及拓展减压病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观测了服用噻氯匹定后的家兔在 0 .6mPa压力暴露后快速减压 ,与未服用该药物家兔在同样条件处理后微循环改变的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 30只 ,体重在 2 .0kg~ 2 .5kg之间 (购自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随机分成二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n =15 )…  相似文献   
4.
家兔42只随机分成造型组(A),预防组(B)及治疗组(C)。各组又分处理组(A_1、B_1、C_1)和对照组(A_2、B_2、C_2)2个亚组。A_2组自始至终仅喂基本饲料。其余5组喂基本饲料同时加造型剂(每天每只家兔喂胆固醇lg,共3周,蛋黄粉22g、猪油7g,共6周),之后各组均喂基本饲料。A组没用任何药物治疗。B_1组喂造型剂(10d)(查血证实为高血脂期),C_1组喂造型剂42d(解剖A_1组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形成)后,两组均给蝮蛇抗栓酶0.2U/kg加  相似文献   
5.
6.
家兔实验性减压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减压病(DCS)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意义。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白兔20只全部置入高压氧舱中,5min加压至0.6MPa,并在该压力下暴露60min,然后用3min减至常压出舱。将患病家兔进行解剖,取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脊髓,脑,皮下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大体标本见血管中有气泡存在,尿潴留,肠胀气等表现。镜下见组织切片中有气泡形成,淤血,炎症浸润,组织肿胀等现象。结论 减压病时各组织脏器中都可存在气泡,并引起局部出血,淤血,肿胀,炎细胞浸润等表现,导致临床上出现皮肤淤斑,骨关节疼痛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损伤表现。  相似文献   
7.
8.
用家兔42只,随机分成造型组(A),预防组(B)和治疗组(C),各组又分处理组(A_1、B_1、C_1)和对照组(A_2、B_2、C_2)两个亚组。A_2组仅喂基本饲料,其余5组喂基本饲料加造型剂。A 组未用任何治疗。B _1组斑块未形成前和 C_1组斑块形成后分别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0.u/(kg.d)30天,B_2和 C_2组仅给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后 A_2、B_2、C_1组血清和肝脂胆固醇均明显低于 A_1、B_2、C_2(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A~1组为17.8%,A_2组为0,B_1组为7.4%,B_2组为25.3%,C_1组为17.9%,C_2组为32.5%。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0岁。半年前开始上腹隐痛,进食后明显,近2月来加重,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时有恶心呕吐,于1983年5月9日入院。体检:巩膜皮肤未见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右中上腹轻度压痛,未们及包块。上消化道钡透检查:十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