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AS)中GLAST和GLT-1蛋白表达及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的仔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后,进行0(对照组)、50、100、200及400μmol/L乙酸铅染毒,染毒时间为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以Alamar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GLAST和GLT-1蛋白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结果 50和100μmol/L铅暴露组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200μmol/L铅暴露72 h后,少量细胞开始脱壁,细胞间隙增大;400μmol/L铅暴露组细胞变大,突起变短或消失,脱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铅暴露组的AS活力均降低(P0.05),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GLT-1蛋白含量下降(P0.05),但各浓度铅暴露组的GLAST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3H-Glu放射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暴露可明显抑制AS中GLT-1蛋白的表达,并导致AS的Glu转运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呼叫响铃次数的影响。方法:将骨科开展优质护理前后随机挑选1周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响铃次数对照,采用观察法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响铃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呼叫响铃次数,提升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许亚婷  连小燕  谢小婷 《海南医学》2012,23(11):143-144
目的探讨提高掌指关节复合指蹼缺损手术成功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3例掌指关节复合指蹼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屈伸功能好。结论对掌指关节复合指蹼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2月泉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16个科室的护士19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中,得分为优者38名,占23.17%;得分为良者80名,占48.78%;得分为差者46名,占28.05%。结论应加强外科护士糖尿病护理基础知识的再学习,并开展健康教育的技巧训练。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卒中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病原学检测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的156例老年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ICU收治卒中老年患者156例,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8例,占24.36%。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的构成比依次分别为56.25%、37.50%和6.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留置胃管、合并吞咽障碍、合并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以及合并COPD病史等是卒中老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医院ICU住院卒中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静滴七叶皂苷钠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例使用七叶皂苷钠合并七叶莲片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结论:对使用七叶皂苷钠患者采取合理预防措施,是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联合中药灌肠在高热惊厥患儿退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9月我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9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布洛芬,观察组患儿口服布洛芬联合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效果。结果:用药0.5 h开始,两组患儿体温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3 h后,观察组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范围,且维持稳定,而对照组患儿的体温则出现反弹趋势。观察组患儿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退热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联合中药灌肠退热,操作简便,经济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