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按照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均接受MRI、阴道B超、术后病理检查,分析MRI检查、B超联合MRI检查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结果 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的92.11%,与病理检查确诊率的98.68%比较,MRI检查率(72.37%)低于病理检查(98.68%)(P0.05),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92.11%,比病理检查的9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FIGO2018新分期标准,磁共振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其应用价值高,所以针对子宫内膜癌或宫腔病变高危因素者,则建议接受MRI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距骨颈长轴位的MR扫描技术对距腓前韧带的评价。方法:对59例踝关节均行常规横轴位、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扫描,并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行与胫距关节平面成25°的斜轴位以及经距骨颈层面的平行于距骨颈长轴的斜轴位TSE T2扫描(改良位)。将改良位、常规横轴位及25°斜轴位影像图形进行对照分析,评价距腓前韧带的显示情况。结果:26例正常组患者距腓前韧带均未见异常,33例有扭伤病史患者其中61%(20/33)表现为损伤,磁共振3种检查方案在正常组及扭伤组中显示距腓前韧带无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3分者改良位占93%(55/59)、25°斜轴位占90%(53/59)、常规位29%(17/59),改良位与常规横轴位图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位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轴位,改良位与25°斜轴位图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改良位图像质量较25°斜轴位好。结论:3种检查方案中改良位显示距腓前韧带图像质量最好,不受体位限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病例82例,采用DCE-MRI联合DW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情况及术前分期诊断,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并判断其术前分期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DCE-MRI联合DWI获得正确诊断肌层浸润深度70例,准确率为95.89%;对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0%。对75例病例的术前分期获得正确的诊断,准确率为91.46%,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指数为0.88(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改善病人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颌磨牙牙槽突重度萎缩吸收区施行CT介导联合微创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82例下颌磨牙区牙槽突重度萎缩吸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CT介导联合微创牙种植,对照组患者采用CT介导联合传统牙种植;对比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骨密度、牙种植前后牙槽高度和厚度的变化、患者牙种植后不良反应、患者牙种植3、6、9个月后骨丧失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和厚度均明显增高,接近正常,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牙种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明显骨丧失(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介导下,在下颌磨牙区牙槽突重度萎缩吸收区行微创牙种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