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6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255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126篇
内科学   48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207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2057篇
预防医学   889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849篇
  9篇
中国医学   887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为进 一步推动我国青光眼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研究。2015年对全国提供眼科服务的县级 及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网上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 全国6 341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设立青光眼亚专科的医疗机构有672家(10.60%)。在青光眼 检查和治疗相关设备中,视力表配置率最高(99.3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3.28台;超声生物显 微镜配置率最低(11.5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0.13台。眼压测量、白内障手术和小梁切开术是 青光眼主要的诊疗服务类型。结论: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亟待加强,诊疗设 备配备不全,诊疗服务能力需要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介绍詹红生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筋骨病损是因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病机为肝脾肾三脏脉络闭阻;膏方缓补慢通,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清除肠道内积血,肝性脑病发生率高,常危及病人生命,影响预后.我院对2002年9月-2004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00例分别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以下简称结肠疗机)进行全结肠灌洗治疗和一般治疗,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5例病人均有发热及典型的焦痂体征,焦痂率达80%,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对强力霉素高度敏感。发病时间为6、7月份。男女均有发病,以农民为主,均有野外作业史,呈散在流行。调查首次证明赣州市有恙虫病的存在,流行病学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老年性甲亢患者多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于1995年1月~2005年5月期间共收治老年性甲亢合并肝损害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岁,病程1.5个月~1年。既往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史,发病前均未用过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器材的发展,特别是Hand-port手助气囊的使用,使肝、脾、肾、胃和大肠切除等复杂腹腔镜手术得以推广实施。我们在施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脾切除的基础上,于2005年5月至7月对7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成功施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取得一定经验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晓明  陈素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45-3346
目的:探讨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放置不同方式,对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化学指示卡放于纸盒内,纸盒放与包内者设为控制组。常规放置者设为对照组,实验对象当将进行灭菌的金属器械包500个,灭菌后2组化学指示卡与标准黑色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将两组合格数列成四格表,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有显著差异。结论: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标准原因,受蒸汽灭菌过程中,蒸汽冷凝水的影响。要使化学指示卡变为标准黑色,必须要正确使用化学指示卡,和规范物品包装及正确使用灭菌器。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00-2005年间接诊救治的重症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