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鼻粘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性鼻窦炎与鼻腔粘连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长期以来由于该群体患者得不到足够的关怀,这些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使患者心身受到很大的伤害.本科自2007~2009年共收治患者27例,在鼻内窥镜下行功能性鼻窦手术及鼻粘连分离术,术后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44例儿童慢性鼻窦炎进行分组治疗,红霉素组即小剂量长期疗法总有效率为67%;混合组即在红霉素组基础上行鼻腔药液浸泡其总有效率为1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混合组的第一疗程有效率为61%,红霉素组为29%,二者有效病例疗程长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鼻腔药液浸泡对消除鼻窦粘膜水肿,改善鼻窦通气与引流,加速炎症消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由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其不仅具有炎症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鼻窦肿瘤的特性,故临床上极易混淆,常造成手术方式选择上的欠妥.现将我院2004~2010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38例鼻睫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分别行高位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术及筛窦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29例(76.32%),有效9例(23.68%),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本病以前额头痛为主要特征,鼻腔表麻后症状消失或缓解是其诊断依据;适当的鼻中隔及中鼻甲纠正术疗效确切,且无嗅觉减退。  相似文献   
5.
覃建泽 《广西医学》2004,26(8):1197-1198
霉菌性鼻及鼻窦炎误诊率较高。治疗较棘手。笔自1997年8月~2003年8月收治鼻及鼻窦霉菌病24例,对其进行功能性鼻及鼻窦内窥镜手术。及术腔定期冲洗及用药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覃建泽  廖培生 《微创医学》2011,6(2):164-165
严重鼻出血一般是因鼻内较大血管破裂引起,多因其出血部位较隐蔽,反复填塞失败所致。本科于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严重鼻出血患者26例,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并加以热凝止血,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4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单纯钩突切除术6例,约突切除术+前、中筛房开放术13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术18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及中鼻甲成形术11例。经观察,术后2个月上颌窦功能恢复正常16例(33.3%),3.5个月恢复正常20例(41.7%),5个月恢复正常9例(18.8%);累积治愈率为93.8%。表明FESS后,上颌窦粘膜生存条件改善后,具有自我恢复功能的能力。此外,术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对于上颌窦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固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 表麻后间接咽喉镜下用微波单极探头直接热凝固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 2 2例。结果 治愈率 59.6 % (1 3/ 2 2 ) ,好转率 40 .9% (9/ 2 2 ) ,总有效率为 1 0 0 %。结论 本法具有麻醉简单、安全、创伤小 ,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控制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覃建泽  廖培生 《广西医学》2012,34(3):332-334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呼吸道梗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PDT组51例,OT组52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术中出血量(8.5±3.1)ml,显著少于OT组的(26.2±12.8)ml(P<0.01).PDT组手术成功率为88.2%,OT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声嘶、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T组(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较安全的手术,但有些病人不宜使用.传统手术是一种适合所有患者的可靠的、安全性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