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是以氧氟沙星、壳聚糖、赤石脂等为原料,按现代药剂学工艺制备而成的胶囊剂.为了考察光照、高温、高湿度、低温、室温留样、加速实验等因素对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的影响,按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规定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1],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诊死亡病例,了解急危重病人死亡原因,提高院前及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院前死亡和怠诊科24h内抢救无效死亡病例纳入调查内容。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初诊及最后诊断、院前及急诊科抢救情况、最后死因等资料,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院前与急诊科抢救室死亡原因及所占比例存在差异。院前死亡占同期死亡的56.62%,尤以猝死所占比例最大,而占调查急危重病人死亡前五位的主要病因是严重创伤、猝死、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毒。结论加快普及提高公民的急救知识,建立健全基层与城市的急救网络,稳定急诊专职医师,加强急救知识培训,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地特点的紧急创伤救治平台,是提高急诊抢救救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37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早期诊断和处理效果。结果:537例病人抢救成功411例,死亡126例,病死率为23.46%。结论:昏迷病人病死率高,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及各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抗毒素的临床反应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抗毒素 (TetanusAntitoxin ,TAT)在临床使用中 ,按常规皮试标准判定阳性反应率达 1 4.2 %~ 85 .0 %,但其中大部分为假阳性反应 ,在临床使用中需进行脱敏注射 ,不仅增加病人痛苦 ,延误治疗时间 ,同时也给医务人员造成诸多不便[1~ 4] 。多年来许多医务人员在改进传统的皮试判断标准、降低皮试假阳性反应方面做了大量的对照研究。通过改进判定方法 ,能够降低假阳性反应率 ,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8] 。近两年我们在制造工艺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改进 ,但改进后的制品在临床使用中是否能够降…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2 7岁 ,孕2 产1,因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 3h ,晕厥 2次来急诊。患者平素体健 ,月经周期规律。于入院前 2 7天确诊为早孕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吸宫术 ,术程顺利。术后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病理检查吸出物可见蜕膜及绒毛组织。但术后 2 7天内患者一直阴道流血 ,时多时少 ,先后两次B超检查 ,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尿HCG化验阴性。按一般子宫出血给予消炎、止血治疗。入院前 3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部撕裂样剧痛 ,以左下腹为著 ,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 2次、头晕、乏力、出冷汗、肛门坠胀感、晕厥 2次急送我院急诊。否认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非双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对观察项目进行临床综合评价。试验组102例,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思密达)103例。结果:在试验组102例与对照组103例中,痊愈率分别为54.90%与38.83%,有效率分别为87.25%与64.08%。经采用χ^2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进行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102例试验组中,3例(2.94%)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表现,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疗效明显优于阿莫西林胶囊+思密达组,本品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消化道疾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学生急诊科实习效果,进行教学探索。方法对急诊科学生实习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有学生对急诊科实习不重视、不适应临床工作、基本操作不熟练等。结论应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急诊科教学,以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胆碱酯酶(ChE)辅助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AS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细胞悬液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后对ChE活性及疗效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毒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平均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抢救ASOPP时补充外源性ChE,在缓解中毒症状、体征,缩短住院天数,防止和缓解IMS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是ASOPP的有效救治途径。  相似文献   
9.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25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增加对非创伤性急性腹痛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方法:抽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006年2520例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诊病例,外科疾病占54.3%;内科疾病占37.5%;妇科疾病占8.3%。其中最常见病因为内科疾病急性胃肠炎(占19.7%)。结论:以非创伤性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包括内、外、妇科,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而且外科疾病比例占一半以上,急诊医生应高度重视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大剂量γ-氨基丁酸(GABA)、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和维生素B(6VitB6)对急性毒鼠强(TET)中毒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用TET溶液灌胃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A、B、C组),每组15只。对照组和A组给予生理盐水,B、C组腹腔注射5%GABA、Na-DMPS、VitB6,A、C组高压氧治疗。比较各组大鼠死亡情况并记录死亡前动脉血清酶学指标数值。结果 B、C组治疗均有效,且C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血清酶学指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组较B组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独应用高压氧无肯定的治疗作用,但高压氧联合大剂量GABA、Na-DMPS和VitB6治疗TET中毒大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