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裘黎明 《北京中医》2007,26(7):446-446,455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常突然发病,且病势较剧。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难愈。正如王肯堂《证治准绳》所云:“头像天,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经络辨证是辨证纲要的主要内容。经络遍布全身,贯穿脏腑,联络内外,运行气血,把人体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常突然发病,且病势较剧.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3.
素问·咳论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肺腑本身病变和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咳嗽.治疗咳嗽应视野开阔,不能单纯治肺,而忽略调治他脏.临床上肝木病变殃及肺金而致咳嗽者,殊不少见.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2年来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头痛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作了详尽的论述,对临床治疗头痛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现将其整理归纳为治疗八法.  相似文献   
6.
裘黎明 《四川中医》1998,16(12):6-7
脏腑之病,肝病最杂,类证和疑似证最多。肝病诸证中,肝火证为最常见。火为六淫之一,为热之甚。肝火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肝脏功能失调,肝火炽盛,气火上逆所表现的一系列证候。以两胁胀痛,灼热,烦躁易忽,口苦咽干,头痛眩晕,或头面烘热,舌红脉弦数或脉细数等为其临床表现。按其虚实分为肝火实证和肝火虚证研虚火证)。肝火实证按照其致病机理又可分为肝实火证和肝郁火证二类。此三证皆有热象表现,临床表现上都有颇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稍有不慎,必犯“虚虚实实”之成,辨析其异同难度较大,故古今许多医家不分立而论,统称为“…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治疗头痛八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黎明 《北京中医》2006,25(1):25-26
头痛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作了详尽的论述,对临床治疗头痛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现将其整理归纳为治疗八法。  相似文献   
8.
对《内经》有关肝与瘀血关系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并对其要点进行了剖析。认为根据《内经》论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①肝病易致血瘀。②肝病致瘀,病机复杂,非止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一种。主张在辨治肝病时,不可忽视辨病的原则。应当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联系肝病易致血瘀的特点,在遣方用药中合理配伍活血化瘀药,以利于提高对多种肝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裘黎明  丁昊 《新中医》2014,46(1):81-82
目的:观察通淋排石汤治疗气滞湿热型肾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滞湿热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排石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痊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痊愈率为48.3%,总有效率为63.3%。2组比较,痊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3月后B超、X线或CT复查为准,2组复发情况,治疗组中结石复发0例;对照组中结石复发5例,占17.2%;治疗组结石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淋排石汤治疗气滞湿热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是治疗气滞湿热型肾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裘黎明 《新中医》2016,48(11):201-203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一首临床常用方,功用众多,作者根据张仲景原文旨意和"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审证治病原则,提出了小柴胡汤有九个功用:和解少阳,透邪外达;疏肝利胆,调和脾胃;调畅三焦,通达腠理;疏畅三焦,布津通便;疏肝解郁,利胆退黄;疏通三焦,化气行水;和解表里,补虚清热;和解少阳,开郁醒神;和解血室,清热散结。对临床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