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多伴有骨盆其它部位或髂臼骨折,而骶髂关节对骨盆环的稳定性起着重用的作用,如复位固定不佳可继发下肢不等长、骶髂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遗留疼痛、畸形和下肢功能障碍。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7-2003年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16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分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病情特点,为临床救治时综合应用骨盆外固定支架、介入治疗、腹膜外填塞来控制骨盆出血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问收治的3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损伤患者资料。骨折按Tile分型:B型20例,C型11例。合并伤:脊柱四肢骨折18例,泌尿系统损伤14例,腹腔脏器损伤10例,颅脑损伤8例,胸腔脏器损伤6例,会阴撕裂伤6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ISS评分(38.6±13.6)分,31例患者来院后立刻采取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介入治疗,或腹膜外填塞,来控制骨盆出血,术后持续复苏。结果治愈24例,死亡7例,病死率22.6%,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MOF,l例死于肺栓塞。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h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6例。结论在急救复苏过程中,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综合应用骨盆外固定支架、介入治疗、腹膜外填塞来控制骨盆出血,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汤优民  范明  裘天强 《中国骨伤》2001,14(10):624-624
肱骨髁上骨折 ,如何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是众所探求。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对该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复位及固定方法作了探讨和改进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8~ 1998年共收治 98例 ,男 65例 ,女 3 3例 ;年龄 2~14岁 ,平均 7 5岁 ;病程最短半小时 ,最长 18天。其中 2 4小时内 70例 ,1周内 2 0例。开放性骨折 3例 ,除 1例屈曲型外 ,其余均为伸直型。本组病例无血管神经损伤。按照Gart land[1] 骨折移位分型法 ,Ⅰ型 :无移位 10例 ;Ⅱ型 :有移位 ,但后侧皮质仍连接 4 0例 ;Ⅲ型 :完全移位 4 8例。2…  相似文献   
5.
中药薰洗治疗腕部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部损伤常遗留关节酸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作者应用中药薰洗治疗本病共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就资料完整的67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67例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13岁~71岁,平均47.5岁。左33例,右31例,双侧3例。桡骨远端骨折34例,腕舟状骨骨折8例,月骨脱位5例,月骨周围脱位2列,腕关节扭挫伤18例。关节僵硬56例,酸胀,疼痛42例。就诊时间24天~14个月,平均3.4个月。 二、治疗方法1、药方组成伸筋草15克、红花10克、透骨草2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羌活1…  相似文献   
6.
裘天强  汤优民 《中国骨伤》2001,14(4):239-239
我院 1992年 1月至 97年 10月共收治Ⅲ度脱位患者 2 6例 ,应用掌长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 1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2 5岁 ;左侧 7例 ,右侧 11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 2例 ,陈旧性脱位 6例 ,新鲜损伤 12例。2 治疗方法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 ,患肩略抬高 ,首先取同侧掌长肌肌腱备用。取倒“L”形切口 ,暴露肩锁关节 ,清除关节内碎裂的关节软骨 ,然后切开三角肌前部纤维 ,显露喙突 ,首先将肩锁关节复位 ,用 2枚克氏针从肩峰外穿过肩锁关节钻入锁骨约 3cm固定 ,然后用掌长肌肌腱将喙突与锁骨…  相似文献   
7.
髂腹股沟入路是处理骨盆前环或髋臼前柱骨折标准入路的首选,但改良Stoppa入路能比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更有优势,其在处理骨盆前环、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手术时,无需暴露髂外血管束、髂腰肌和股神经,操作简单,必要时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处理涉及髋臼后柱、后壁骨折[1]。本次研究选择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髋臼骨折29例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天台  相似文献   
8.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采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损伤的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其病情特点,为临床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损伤救治应用限制性容量复苏及损伤控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24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损伤患者资料。骨折采用Tile分型:B1型3例,B2型7例,C2型9例,C3型5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5~37分16例,〉37分8例。24例患者来院后立刻限制性容量复苏,维持MAP在80~90 mmHg水平,随即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控制骨盆出血,术后持续复苏,患者生理状况允许后,按计划进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治愈18例,死亡6例,其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MOF,1例死于肺栓塞。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在急救复苏过程中,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损伤患者进行限制性容量复苏,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为实行救命性手术提供了机会;合理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可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颗上逆向交锁髓内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方法,应用GSH钉治疗新鲜股骨远端骨折29例,结果:29例骨折均得到7月至3年,平均17月的随访,平均愈合时间14周(8周至22周),采用NEER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3例(44.85)优,11例(37.9%)良,3例(10.3%)可,优良率为82.8%,结论: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关节面解剖对位,生物学固定牢靠,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