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1.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  相似文献   
2.
李怡  袁月环  刘敏 《海南医学》2013,24(6):927-928
目的观察术前肠道准备降低腰椎术后腹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前采用常规预防腹胀的指导;观察组患者腰椎手术前除常规行预防腹胀的指导外,术前晚采用0.2%浓度的肥皂水清洁灌肠或口服2000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术前行肠道准备可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农村地区老年压疮高危人群照顾者对压疮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农村地区防治老年人压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选取7个农村地区216例老年压疮高危人群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其压疮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照顾者对于压疮知识认知率为41.5%,照顾者中女性(174例)多于男性(42例),且照顾者中以41~50岁为主[124例(57.4%)]、相关工作年限1~2年居多[94例(43.5%)]、受教育程度低者为主[小学及以下170例(78.7%)]和多数人未接受过专业培训[178例(82.4%)].年轻照顾者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年长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3,P<0.05);工作年限长的照顾者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工作年限短的照顾者(F=3.624,P<0.05);教育程度高的照顾者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教育程度低的照顾者(F=5.139,P<0.01);接受过专业培训照顾者的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未接受专业培训的照顾者(t=7.346,P<0.01). 结论 农村地区老年压疮高危人群照顾者对压疮知识认知率比较低,应加强对压疮高危人群照顾者相关知识的指导培训,以降低农村地区压疮高危人群压疮的发生率和医疗成本,提高老年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研究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作常规的治疗护理和指导,两组术后的康复训练程序完全一致。住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5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术后第4,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当天行心理干预前SAS评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施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手术前1d,术后5d SAS评分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4,12周试验组的置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并可提高术后肢体康复训练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我院自2004~2007年对18例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患者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除引流管后做直腿抬高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第1周内适度下肢活动,术后7d后做直腿抬高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疗效治疗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者,早期行直腿抬高训练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农村社区卧床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农村社区居民重点针对压疮高危老年人家属及照护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的干预,比较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前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社区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情况及院前压疮发生的严重度。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模式建立前(P0.01);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可提高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及降低社区压疮高危老年人的院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并验证精细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模型探讨在前、后不同载荷条件下枢椎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骨质不同发育程度对枢椎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 基于正常成人颈椎CT图像建立枢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实验验证模型.模型经验证后对齿突施加不同角度载荷,通过降低枢椎软骨基质融合部位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以模拟该部位松质骨发育不同程度,分析枢椎在2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探讨可能发生的相应骨折类型.结果 模型验证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边界约束模式1下齿突前部垂直和水平方向不同角度加载模型预测结果与屈曲位水平角度载荷下预测应力分布图显示,应力集中区域随加载角度变化而发生转变,骨折类型可由Ⅲ型转变为Ⅱ型齿突骨折.边界约束模式2下受不同水平载荷角度加载后,模型预测骨折类型可由对称性Hangman骨折向不对称性Hangman骨折的转变.垂直方向上不同角度载荷下,预测骨折类型可由对称性Hangman骨折向Ⅱ型齿突骨折转变.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位松质骨的发育程度不改变枢椎在垂直、水平、屈曲位不同角度受力下的应力集中带分布情况,皮质骨承受主要应力.结论 枢椎骨折的发生类型除了与所遭受暴力的方向、大小有关外,同时还与受伤瞬间寰枢椎相对应的位置情况和枢椎齿突的解剖差异有关.体外对枢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中,除了加载暴力的方向外,尸体标本的固定与加载方式直接影响枢椎骨折类型的复制.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对枢椎骨折类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士的精心护理。方法 对 2 0 5例断指再植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 0 5例断指再植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手术治疗及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 ,取得 98%以上的再植成功率。结论 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 ,精心地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 采用双向评价(即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的方法检查带教质量,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提出对策,使带教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结论 规范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带教老师及护生的整体素质均得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