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先行1%荧光素钠过敏试验,20min无反应后。再静脉注射20%荧光素钠3ml,行FFA检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结果FFA捡查前给予充分心理指导,减轻了患者心理恐慌,观察20min后,方可让患者离去。结论在进行FFA诊治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配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targardt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Stargardt病患者7例14眼拍摄彩色眼底图像,其中6例12眼行FFA检查,7例14眼行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检眼镜检查4眼黄斑区色素紊乱呈颗粒状,FFA表现为暗脉络膜背景荧光,黄斑区呈现透见荧光,牛眼状高荧光,眼底检查8眼黄斑区表现为卵圆形变性区并呈金箔样反光,后极部出现黄色斑点,FFA表现为后极部斑点状荧光,晚期呈强荧光。OCT检查发现14眼神经上皮层变薄甚至缺失。结论Stargardt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萎缩,FFA表现为黄斑区透见荧光,OCT表现为视网膜厚度变薄,二者的临床应用为该病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targardt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Stargardt病患者7例14眼拍摄彩色眼底图像,其中6例12眼行FFA检查,7例14眼行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检眼镜检查4眼黄斑区色素紊乱呈颗粒状,FFA表现为暗脉络膜背景荧光,黄斑区呈现透见荧光,牛眼状高荧光,眼底检查8眼黄斑区表现为卵圆形变性区并呈金箔样反光,后极部出现黄色斑点,FFA表现为后极部斑点状荧光,晚期呈强荧光。OCT检查发现14眼神经上皮层变薄甚至缺失。结论Stargardt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萎缩,FFA表现为黄斑区透见荧光,OCT表现为视网膜厚度变薄,二者的临床应用为该病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常对颊部脓肿,皆使用口外切开引流术,这样则在面部遗有瘢痕,往往需要再次施行整形手术。作者等使用口内切开引流术,则可避免再次手术。对于那些病变发展到需要从口外引流的病例,使用口内切开法亦获治愈。手术方法:在颊粘膜及颊部脓肿周围皮肤上,作局部浸润麻醉后,首先拔除病原牙,  相似文献   
5.
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宏生  刘力  王兴荣  袁明俊 《眼科》2000,9(3):166-168
目的 :评价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serouschori oretinopathy ,CSC)的疗效。方法 :将 1 3 8例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为CSC患者中的 1 0 6例 1 1 2只眼采用氪黄、绿激光治疗作为光凝组 ,3 2例 3 3只眼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视力变化、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及光凝组病程与治愈速度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光凝组视力由术前的 0 58±0 3 0增至光凝后的 0 89± 0 2 9(P <0 0 5) ,治愈率为 98 2 % ,复发率为 5 4 %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视力由术前 0 59± 0 3 2增至术后的 0 76± 0 3 0 ,治愈率为 63 6% ,复发率为 3 6 4 %。光凝组治疗前病程越短 ,治愈率越高 ,恢复速度越快。结论 :氪黄、绿激光治疗CSC ,可以显著地提高视力和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尤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自愈与激光治疗后中心视野(central visualfield,CVF)的变化对比观察.方法连续就诊的34例38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ien angiography,FFA)确认的CSC病人,单眼30例,双眼4例,其中26眼呈"炊烟状"或"墨渍样"改变,作为激光治疗组;1 2眼呈"玻璃疣状"改变,不予激光治疗,作为自愈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治疗前及痊愈后均行CVF检查.结果激光组26眼治疗后平均33.88±11.71天视力恢复.其中发作次数少的22眼CVF完全恢复正常占84.62%.另4眼复发次数较多,CVF异常,占1 5.38%.自愈组1 2眼,平均126.67±38.22天视力恢复,首次发作的6眼CVF恢复正常占50%.两组病程及视敏度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按复发次数多少分开比较虽然激光组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缺失偏离(1oss variance,L V)比自愈组要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C愈后CVF异常与其反复发作呈正相关,而恰当的激光治疗不会造成CVF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CXCR2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多项研究表明CXCR2及其配体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等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2在多种肿瘤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包括CXCR2拮抗剂SB225002在内的多种趋化因子拮抗剂在多项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等作用。文章对CXCR2及其配体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眼前节应用Nd:YAG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眼前节病人Nd :YAG激光治疗时 ,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2 6例 3 2只眼后发性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均行角膜内皮检查 ,观察其大小、形状、密度、数量的变化。将能量在 4~ 4 5mJ范围者 ,归为低能量组 ,能量在 5~ 8mJ范围者 ,归为高能量组。结果 低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3 8%。高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12 15 %。经统计学处理 ,分别t =1 97,t =2 0 2激光总能量与内皮细胞的丢失无相关性 ,分别t=1 97,t =2 0 2 ,P >0 0 5。而单次能量的大小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5 80 ,P <0 0 0 1。结论 Nd :YAG激光在眼前节病变中的应用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单次能量的大小是其损伤的直接原因 ,与激光总能量的大小则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A组:IL-1α组,B组:血管抑素组,C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7只大鼠。A、B两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初步探讨血管抑素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结果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可以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B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A组少,分别为7.85±0.58及24.49±2.7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组织切片经用CD34抗体检测,证明这些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A、B两组血清N0含量分别为30.69±3.62及21.47±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8.44±2.41及14.37±1.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抑素具有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降低一氧化氮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48例(21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光凝治疗.同时选择同期内采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43例(61眼)作为对照组,按病程分为≤6个月和>6个月两组病例,随访一年,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凝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91眼(43.33%),不变者114眼(54.29%),下降者5眼(2.38%);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90眼(42.86%),部分消退者101眼(48.09%),不变者14眼(6.67%),加重者5眼(2.38%).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眼(1.64%),不变者19眼(31.15%),下降者41眼(67.21%);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0眼(0%),部分消退者4眼(6.56%),不变者24眼(39.34%),加重者33眼(54.10%).两组间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光凝组中,病程≤6个月组,光凝后视力提高者69眼(51.49%),其中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57眼(82.61%),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67眼(97.10%);而病程>6个月的患者,光凝后视力提高者22眼(28.95%),其中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5眼(22.73%),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11眼(50.00%).两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病程≤6个月组,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68眼(50.49%);而病程>6个月的患者,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22眼(29.20%).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其疗效与病程有关,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