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蔡文花 《河北医学》2007,13(11):1350-1351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受体(ATⅠ),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厄贝莎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确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5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18~75(57±13)岁。高血压1级15例,2级41例。高血压诊断以《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为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2给药方法:治疗前停用一切降压药两周后,所有…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对13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将1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D-D、FIB显著下降(P〈0.05),PT、APTT变化不明显(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认为运动康复治疗可减少CHF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对13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68例,男185例,女83例,平均60.2±2.5岁.均经病史、体检、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入选标准:心功能依据NYHA分级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心力衰竭症状稳定>1个月,代偿性心力衰竭至少4周;说话时不伴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静息心率<110次/min;中度以下乏力.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休克期经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4例,女22例,4~76岁,平均39岁.均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 30%~402例,41%~50例,51%以上6例.烧伤深度:Ⅱ度烧伤36例,Ⅱ~Ⅲ度混合烧伤15例,Ⅲ度5例.烧伤原因:火焰烧伤21例,烫伤26例,沥青烧伤3例,化学烧伤6例.合并吸入性呼吸道烧伤11例,行气管切开3例.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房颤防治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厄贝沙坦对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复发的影响,发现厄贝沙坦有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一过性异常Q波又称暂时性Q波,其机制目前文献[1,2]大多认为是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收缩蛋白降解单独或协同损伤心肌细胞膜及其离子通道,导致钙离子平衡失调,出现电静止,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产生一病理向量,表现在心电图上的Q波.此种"心肌顿抑"现象所致的病理性Q波是完全可逆的,多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失.本文就其常见病因及发病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及氢氯噻嗪12.5mg/d)。单药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每组28例,疗程8周。在治疗第1、2、4、8周末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联合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10.
蔡文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38-4138,419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及氢氯噻嗪12.5 mg/d,对照组仅服厄贝沙坦150 mg/d,2组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第1,2,4,8周末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联合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