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MMP-2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对大肠癌患者辅助化疗及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微血管密度 (MVD)的相关性 ,分析与胃癌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IF-1α、VEGF的表达 ;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 :胃癌组织HIF-1α及VEGF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HIF- 1α及VEGF表达有一致性 ,呈正相关 ;HIF- 1α或VEGF阳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织 ;胃癌转移者与无转移者HIF 1α及VEGF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结论 :HIF- 1α参与了诱导VEGF表达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成人腹腔内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50岁。发现腹部包块6个月。既往曾患肺结核、腹腔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查体:腹部左侧可触及包块,界限不清,无明显压痛。血沉65nm/h。CT及B超提示腹盆腔巨大包块,腹盆腔积液。术中见中等量淡黄色腹水,全腹腔广泛腺癌样肿块,其中2个巨大肿块占据左侧腹腔,部分横跨右腹,侵及横结肠多处,完全包裹脾、肝门,成团肿块状较固定,腹膜腔间隙、双侧卵巢、阑尾及盆底组织被大量肿块广泛浸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GCDFP-15在大汗腺免疫组化染色中的最佳表达方法,从而更好地判断腋臭微创手术大汗腺残余.方法 收集20例腋臭微创手术刮出物标本,每例切6张免疫组化片,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不修复、微波高压修复、EDTA修复进行前处理,且每例2张切片分别用DAB显色3min和6min,比较染色效果.结果 微波高压修复且显色3min者显色最佳,阳性对比强烈,定位明确,背景清晰.结论 GCDFP-15采用微波高压修复,DAB显色3min,在大汗腺免疫组化染色中可达最佳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免疫组化操作全程中,不同环节干片对免疫组化染色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30例乳腺癌标本,每例各切4张切片,分为4组,同时进行ER标记的免疫纽化染色:第一组按正常步骤操作;第二组在修复时人为造成干片;第三组在修复后人为造成干片;第四组在滴加一抗后人为进行干片。其余操作完全同第一组。比较四组之间阳性表达和背景强度的差异。结果修复液不足时,淹没部分基本不影响阳性表达,而未淹没部分则全部为阴性,分界明显;但背景依然清晰,未受影响。修复后晾干与正常步骤操作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滴加一抗后如果干片,与正常操作步骤结果比较影响很大(P〈0.01):显色偏弱,表达不均,整张片子显得比较黄而且不太透明,边缘效应也较常见。结论在修复时不能干片.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在冲洗步骤造成的干片,对染色结果无影响;在滴加抗体的各个步骤,必须防止干片.以避免造成假阴性及背景染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免疫组化操作全程中,不同环节干片对免疫组化染色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30例乳腺癌标本,每例各切4张切片,分为4组,同时进行ER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第一组按正常步骤操作;第二组在修复时人为造成干片;第三组在修复后人为造成干片;第四组在滴加一抗后人为进行干片。其余操作完全同第一组。比较四组之间阳性表达和背景强度的差异。结果修复液不足时,淹没部分基本不影响阳性表达,而未淹没部分则全部为阴性,分界明显;但背景依然清晰,未受影响。修复后晾干与正常步骤操作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滴加一抗后如果干片,与正常操作步骤结果比较影响很大(P<0.01):显色偏弱,表达不均,整张片子显得比较黄而且不太透明,边缘效应也较常见。结论在修复时不能干片,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在冲洗步骤造成的干片,对染色结果无影响;在滴加抗体的各个步骤,必须防止干片,以避免造成假阴性及背景染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患者骨髓病理活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ANKL患者的临床资料、骨髓病理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结果.结果 ANKL患者骨髓组织常显示增生活跃,4例极度活跃.可见灶状和簇状分布的异型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形态稍不规则,染色质较细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易见.骨髓的病理切片中噬血组织细胞不同程度的增多是本病的重要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均不同程度地表达CD2、CD38、CD7、CD56、,TIA-1,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结论 骨髓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在ANKL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GST-π与结肠癌的耐药、生物学行为及诊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32例正常结肠粘膜、20例结肠腺瘤、30例畸形胎儿结肠粘膜组织中GST-π的表达。结果:83例结肠癌GST-π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6.46%。GST-π在结肠癌、畸形胎儿结肠粘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粘膜及结肠腺瘤(P<0.01)。结论:检则GST-π的表达可能用作结肠癌的诊断和监测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马雅  尹为华  蔡广玲  陈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81-198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99例大肠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采用单克隆抗体VEGF进行标记。结果 VEGF阳性率:结肠癌51.16%(22/43),直肠癌67-86%(38/56);高中分化腺癌组62.50%(45/72),其他组55.56%(15/27);浸肌层组42.86%(12/28),浸浆膜组67.61%(48/71);有转移组72.00%(36/50),无转移组48.99%(24/49)。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VEGF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复发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