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蒲元芳 《华夏医学》2006,19(3):542-543
近1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对扩大,致使剖宫产率增高。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可造成新生儿窒息、损伤及子宫切口撕裂等。笔者探讨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时,采用胎吸助产的优势,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现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其循环活性形式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维生素D可调节机体钙磷平衡,维持骨骼健康,对人体免疫调节、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等生理过程均有重要作用。孕期女性血清25OHD的缺乏主要由于日照不足和摄入过少导致。25OHD的水平与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妊娠糖尿病)密切相关,25OHD的缺乏与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呈显著正相关,与妊娠糖尿病则呈负相关。本文就25OHD与妊娠合并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4岁,2007年9月12因“37^+1周孕,下腹不规律胀痛1小时”入院,孕早中期无异常,20天前因“腹痛”行“输液抗炎”治疗3天后好转:既往月经经期及周期规律,无痛经,G7P2L1,14年前孕广月因“早产横位”,行内倒转术,新生儿死亡。12年前因足月孕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日服25 mg、10 mg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及25 mg组2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10 mg/d及25 mg/d口服,比较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激素水平、不良反应例数、负面情绪及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以及孕激素、雌激素、TGF-β、IGF-1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2组间患者肌瘤体积以及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mg组患者发生潮热、疲惫、倦怠、头痛、恶心、性欲减退、神经质的例数显著少于25 mg组(P均<0.05)。10 mg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25 mg组(P均<0.05)。10 mg组患者的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评分均显著低于25 mg组(P均<0.05)。结论10 mg米非司酮日服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剂量,能够缩小肌瘤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南川地区妇女实施正规宫颈癌筛查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南川偏远地区实施规范化宫颈癌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抽查2011年5月~2011年8月我区12个乡镇卫生院对15000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与我院自2011年8月~2012年5月对来院就诊的已婚妇女3397例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对比。乡镇卫生院主要筛查方式为宫颈刮片细胞检查、宫颈醋酸染色检查方法,筛查结果异常送至上级医院就诊。我院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逐阶梯进行宫颈癌筛查.对339女中的1000例进行问卷调查及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定量分型。结果:乡镇卫生院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3.33‰,其中CIN1 24例,CIN2 15例,CI N3 5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6例。我院筛查结果:3397名妇女中,TCT结果异常者占8.12%(276/3397),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占3.998%(146/3397)。对电子阴道镜筛查阳性进行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癌前病变为1.71%(58/3397),其中CINI为4.12‰(14/3397),CINII为5.59‰(19/3397),CINIII为7.36‰(25/3397)宫颈鳞癌为4.42‰(15/3397)。结论:我院宫颈癌筛查阳性率远远大于乡镇卫生院筛查。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可开展"乡镇卫生院进行TCT+上级医院实施电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乡镇卫生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建立妇女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首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药物治疗组91例、保守手术组149例、根治手术组47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治疗疗效、术后宫内妊娠率、术后异位妊娠率和不孕率。结果 3组治疗疗程的情况,药物治疗组所需时间较长,其次为保守手术组、根治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组不孕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根治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组宫内妊娠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和保守手术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案中药物治疗组异位妊娠率最低,保守手术组疗程和生育结果 的综合指标最高。因此,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后壁腺肌病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 60例子宫后壁腺肌病患者,HIFU对其消融治疗,消融后当日行增强MRI评价病灶体积消融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超声评估病灶及子宫大小变化;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评价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1安全性:全部患者均在2 h内完成治疗,治疗后2 h可以正常活动,其中31例有治疗区不适或轻度胀痛,占51.66%(31/60),未见SIR D-F类严重不良反应,C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A-B类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33%;2有效性:病灶体积消融率为98.33%;治疗后3、6个月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症状评分改善有效率85.0%。结论 HIFU消融治疗子宫后壁腺肌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为子宫后壁肌病提供新的保守性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吴光平  蒲元芳  田阗  庞勇  曹轲  杨咏  徐波  李媛  谢艳  何敏 《重庆医学》2015,(10):1367-1369
目的:探讨在镇静镇痛下行无水乙醇注射术(PEI),能否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CL)的能量沉积及其治疗效率。方法将临床确诊的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 PCL 患者36例分为 PEI 联合 HI-FU 治疗组(联合组,n=23)和单纯 HIFU 治疗组(HIFU 组,n=13);联合组于消融前30 min 向瘤体内注入99.70%无水乙醇与碘化油(9∶1)混合液10 mL,HIFU 组以0.9%生理盐水10 mL 替代,比较两组患者消融的能效因子(EEF)及辐照时间。结果联合组、HIFU 组消融 EEF 分别为(13.82±4.26)、(25.63±6.31)J/ mm3,联合组明显低于 HIFU 组(P <0.05);辐照时间分别为(1468.28±253.21)、(2352.56±463.34)s;联合组辐照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PEI 能够增强 HIFU 消融能量沉积,能够提高 HIFU 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 PCL 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