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麻醉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术中持续输注依托咪酯乳剂5~20μg/(kg·min)。丙泊酚组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分别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切皮时(T2)、切除甲状腺时(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15min(T5)、离开手术室时(T6)的HR、SBP、DBP、MAP变化,术中BP、HR变化时处理情况,苏醒期Rmesay评分。结果:依托咪酯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丙泊酚组(T0)SBP、DBP、MAP变化显著,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大。丙泊酚组在术中及复苏时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2例,心跳骤停1例(抢救失败,患者死于手术台上)。结论:持续输注依托咪酯乳剂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150例,随机分成A组(舒芬太尼),B组(芬太尼),C组(无镇痛),每组50例。A、B两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左右时给予分娩镇痛。给药模式:采用负荷量一持续背景量-PCA给药模式。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分娩镇痛,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指标:生命体征,镇痛观察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组测定宫口开至3cm时的VAS为基础值,A、B组PCEA后5rain、15rain、30min、60min及官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VAS;C组予相应时段监测。运动阻滞程度利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记录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用量;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3组VAS在PCEA15min、30min、60min及宫口开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A组48例(38%)Bromage评分6分,B组49例(39.2%)Bromage评分6分,余下3例评分5分,不能下床活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脂肪乳剂和咪达唑仑联合应用治疗局麻药中毒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新型酰胺类局麻药逐渐增多,布比卡因的临床应用逐渐减少,局麻药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发生率逐渐下降。由于一些低年资或见习麻醉医师缺乏经验,在进行局部麻醉操作时,如果误将局麻药注入血管,将有可能发生局麻药中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麻醉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术中持续输注依托咪酯乳剂5~20μg/(kg·min)。丙泊酚组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分别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切皮时(T2)、切除甲状腺时(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15min(T5)、离开手术室时(T6)的HR、SBP、DBP、MAP变化,术中BP、HR变化时处理情况,苏醒期Rmesay评分。结果:依托咪酯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丙泊酚组(T0)SBP、DBP、MAP变化显著,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大。丙泊酚组在术中及复苏时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2例,心跳骤停1例(抢救失败,患者死于手术台上)。结论:持续输注依托咪酯乳剂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