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宾阳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宾阳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033例,其中重症75例,死亡10例,年发病率532.33/10万,死亡率0.85/10万;3-7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5.06%;<5岁儿童占90.11%;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 手足口病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宾阳县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10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宾阳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 033例,死亡10例,病死率0.20%。死亡病例发生在3~9月(3~4月6例),3岁以下儿童9例(占90.00%),散居儿童9例,幼托儿童1例,8例首次就诊时未被诊断为手足口病,7例被诊断为重症病例后24h内死亡,10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结论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疗培训,提高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宾阳县曾是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2 0世纪 60年代居民血检疟原虫率为 4.61 % (862 / 1 8698) ,其中间日疟占 5 4.87% ,恶性疟占 44.2 0 % ,混合感染占 0 .93 %。经过 40余年的反复查治 ,于 90年代初期发热病人和居民血检疟原虫率已降至 0 .0 0 2 % (3 / 1 2 3 749) ,1 993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现将基本消灭疟疾后的 1 994年至 2 0 0 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方法主要是县级卫生单位和乡 (镇 )卫生院以及村卫生所的防疫人员 ,通过主动和被动侦察 ,随时对当地居民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宾阳县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刘村常住人口958人随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6.68%,抗-HBs阳性率55.43%,HBeAg阳性率1.15%,抗-HBe阳性率12.11%,抗-HBc阳性率46.56%;男女性别之间HBsAg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标志物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后又逐渐下降;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占29.33%。结论宾阳县刘村自然人群免疫不成功与未免疫人群之和占29%,乙肝感染状况仍然很高。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扩大免疫,才能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宾阳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宾阳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宾阳县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710例,发病率217.56/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5岁,占89.30%;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占82.4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63.63%;63.04%的病例为中小学校局部暴发出现。结论中小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主要人群,中小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局部暴发的重要场所。因此,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应以中小学生为重点人群,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1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在腰椎机械牵引加推拿(疗程4周)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萘普生缓释胶囊0.5g/次,1次/d,疗程5d;观察组口服腰痹通胶囊,3粒/次,3次/d,疗程4周.观察腰痛程度、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腰痛程度,5d时两组腰痛积分无显著性差异,28 d时观察组腰痛积分(1.03±0.27)分低于对照组(2.06±0.08)分(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7.71%(P<0.05);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β,TNF-α水平[(0.20±0.07),(1.22±0.34)μg·mL-1]低于对照组[(0.31±0.09),(1.48±0.35) μg·mL-1] (P<0.01).结论:腰痹通胶囊能有效改善LDH临床症状,提高LDH临床治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LDH患者IL-1β,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7.
宾阳县疟疾曾广泛流行 ,1 95 4年发病率达 1 5 7.5 8/万。 1 95 6 -1 95 7年 ,共血检居民 2 1 71人 ,疟原虫阳性 1 2 1人 ,平均阳性率 5 .5 7% ,其中间日疟占 6 6 .1 2 % ,恶性疟占3.2 6 % ,三日疟占 2 5 .6 2 %。 1 95 7年学生脾脏检查 1 0 5 7人 ,脾脏肿大 2 32人 ,脾肿率 2 1 . 95 % ( 1 0 . 91 %~33.6 8% ) ;1 95 8年全县进行疟疾调查 4 2 0 0 0 0人 ,有疟史1 9 0 99人 ,疟史率为 4 .5 5 %。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 4~ 1 1月为疟疾流行季节。 1 95 4年、1 95 7年、1 96 4年曾发生 3次疟疾暴发流行 ,发病率分别为 1 5 7.5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选自2009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30例,将这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患儿,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在采用基础治疗的之外,对观察组的15例患儿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15例患儿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显效7例,占该组临床数的46.7%,有效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3.3%,无效3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2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15例患儿采用基础治疗基础之上再进行针灸治疗,显效8例,占该组临床数的53.3%,有效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3.3%,无效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3.4%。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结论:两组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性障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宾阳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防控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在宾阳县选1个乡镇作为监测点,每年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显微凝集试验进行钩体病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1年采集健康人血清302份,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159人(阳性率为52.65%),3年监测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00%(52/100)、65.00%(65/100)、41.18%(42/102)。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密切相关,健康人群含钩体病13个血清群抗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结论宾阳县健康人群中钩体病易感人群有一定积累,且菌种、菌型复杂,以黄疸出血群为主,阳性率为30.46%,其次为波摩那群、巴达维亚群、犬等,应加强钩体病的抗体监测、疫情预警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面瘫报道颇多,但利用电吹风进行配合治疗的却少见。我科于2000年至2006年,先后治疗200例面瘫,疗效卓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