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IR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肺门阻断;IRI组大鼠阻断肺门45min后开放再灌注120min;低剂量右美托咪定-IRI组(低剂量-IRI组)大鼠腹腔内注射50μg/kg右美托咪定,30min后行肺门阻断,45min后开放再灌注120min;高剂量右美托咪定-IRI组(高剂量-IRI组)大鼠腹腔内注射100μg/kg右美托咪定,30min后行肺门阻断,45min后开放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大鼠,取其左肺组织,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值)和TNF-α、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iNOS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假手术组、低剂量-IRI组和高剂量-IRI组的W/D值分别为4.15±0.58、4.68±0.51和4.62±0.35,均显著低于IRI组的5.58±0.35(P值均<0.05),低剂量-IRI组与高剂量-IRI组间W/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低剂量-IRI组和高剂量-IRI组的TNF-α、MDA、MPO和iNOS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RI组(P值均<0.05);高剂量-IRI组的iNOS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IRI组(P<0.05),低剂量-IRI组与高剂量-IRI组间TNF-α、MDA、MPO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假手术组大鼠毛细血管内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IRI组大鼠毛细血管内充血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低剂量-IRI组大鼠毛细血管充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高剂量-IRI组大鼠毛细血管充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下调肺IRI后iNOS水平,减少过氧化物及其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发生和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肺损伤,且此保护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七氟醚与丙泊酚两种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实验室指标及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CPB下心脏手术的患者62例,患者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年龄22~69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七氟醚吸入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组(P组),每组各31例。S组给予七氟醚,全部采取吸入麻醉;P组给予丙泊酚,全部采取静脉麻醉。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后即刻(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的上腔静脉血样,测定S-100β蛋白浓度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夹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POCD发生率。结果 P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在CPB时间、主动脉钳夹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相比,S组患者在T1、T2时的血浆S-100β分别为(0.82±0.13)pg/L、(0.71±0.10)pg/L,NSE水平为(21.38±2.21)pg/L、(15.99±4.04)pg/L,S-100β、NSE水平均大幅升高,且均高于P组的S-100β、NSE水平(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术后24、48 h MMSE评分均高于S组(P0.05),且P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2.90%,低于S组(35.4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丙泊酚静脉注入及七氟烷吸入两种麻醉维持方案均对行CPB下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引发POCD,但丙泊酚麻醉方案的POCD发生率相对较低。同时丙泊酚在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方面均低于七氟醚,其脑保护作用也优于七氟醚吸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效果,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完成5次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的PTPS患者285例.采用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法.以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为界分为治疗有效(A)组和治疗无效(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无胸背部疼痛、手术部位、术后放化疗、术后情绪、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等,分析上述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者占29.5%(84/285).两组间年龄,术前有胸背痛、手术取右侧胸部切口、治疗后行化疗、治疗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治疗后接受胸部放疗和术后情绪低落者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B组(P值均<0.05),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亦显著短于B组(P<0.05).性别、手术部位、术后接受胸部放疗、术后情绪低落、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的总相关性为76.4%,其中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为69.7%.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 PTPS的病因主要为直接或间接的肋间神经损伤,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涉及整个围术期,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手控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自主呼吸患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输注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的深度镇静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副反应,尤其是呼吸抑制。这些副反应的产生可能与药物的组合以及给药技术有关。靶控输注(TCI)可能会优化给药方法。因此,在这项对择期结肠镜检术患者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中,我们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使用丙泊酚的同时加用瑞芬太尼是否利大于弊。第二,与手控输注相比,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是否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方法接受择期结肠镜检术的患者被随机分组:接爱手控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细(MCI)(0.125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2分钟后改为0.05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组(TCI)(1ng/ml),或安慰剂组(生理盐水靶控输注或以相应的速度手控持续输注)。所有患者都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调整靶浓度至相应水平使得患者处于深度镇静、对语言指令无反应的同时保留自主呼吸且不需要辅助通气。结果安慰剂组发生沐动、咳嗽和呃逆、暂时干扰检查操作的人数显著多于研究绍、各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指标没有显著临床差异.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使用瑞芬太尼时,靶控输注组(TCI)与手控输注组(MCI)相比,呼吸减弱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减低(TCI:n=7,MCI:n=16,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深度镇静时比单独丙泊酚能提供更好的结肠镜检术条件与手控输注瑞芩太尼相比,靶控输注瑞芬太昆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并减少呼吸暂停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TCI:n=7,MCI:n=16,P〈0.05).  相似文献   
5.
我们报道1例原发性肺癌行射频消融术期间出现大面积空气栓塞的病例.在手术结束时,患者突然出现心肌梗死,并发室颤、心跳骤停和脑梗死.胸部CT提示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弓和冠状动脉有气液平.头颅CT提示额顶部有梗死灶.通过心肺复苏及高压氧疗的治疗有效.该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可能出现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癌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Airtraq可视喉镜和Macintosh喉镜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而M组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难易度评分(IDS评分)、进入目标支气管的成功率、口腔损伤出血情况(唇、齿、舌及口腔黏膜).结果 A组MallampatiⅢ级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Cormack/Lehane分级及IDS评分明显优于M组(P<0.05);IDS评分≥1分患者A组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 与Macintosh喉镜相比,MallampatiⅢ级患者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插管速度更快,Airtraq可视喉镜下声门显露更佳,且插管难度更低.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心脏手术中可以通过自体血回收来避免输注同种异体血。另外已有人提出,血液中的碎片可能会增加卒中或神经意识功能障碍的风险,因此,清除回收血中的碎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此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系统性回顾已发表的随机控制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明确在心脏手术中自体血回收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找出关于所有有关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的所有随机试验。截止到2008年11月的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摘要资料库均被检索完全。将所有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与未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进行比较,并且报道至少一个明确的临床结果的随机试验均被列为研究对象。随机效应模型被用来依次计算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二分法加权平均差(WMD,95%可信区间)和连续变量。结果包括2282例患者在内的31个随机试验最终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荟萃分析。在心脏手术中,进行手术中自体血回收减少了接触同种异体异基因血制品(比值比0.63,95%可信区间:0.43—0.94,P=0.02)及红细胞(比值比0.60,95%可信区间:0.39—0.92,P=0.02)的概率,也降低了平均每例患者输注同种异体异基因血制品的总量(加权平均差-256ml,95%可信区间:-416--95ml,P=0.002)。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体血回收组与未进行自体血回收组之间并无差异,包括:院内死亡率(比值比0.65,95%可信区间:0.25—1.68,P=0.37)、手术后卒中或短暂缺血性发作(比值比0.59,95%可信区间:0.20~1.76,P=0.34)、房颤(比值比0.92,95%可信区间:0.69—1.23,P=0.56)、肾功能衰竭(比值比0.86,95%可信区间:0.41—1.80,P=0.70)、感染(比值比1.25,95%可信区间:0.75—2.10,P=0.39)、接受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比值比1.16,95%可信区间:0.82—1.66,P=0.40)以及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比值比0.90,95%可信区间:0.63—1.28,P=0.55)。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可减少心脏手术中患者异体血制品或红细胞的输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只有在收集失血和(或)剩余机血,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才是有利的。如果只在体外循环期间用自体血回收技术作为心内吸引,则对于血液保护没有明显效应且增加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米力农雾化吸入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肺门阻断.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阻断肺门45 min后开放再灌注2 h.吸入米力农-缺血再灌注组(Ⅲ组):0.4 mg/mL米力农吸入30 min后,肺门阻断45 min,肺门开放后继续吸入2 h.再灌注2 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及肺内分流率(Qs/Qt),检测肺湿干比(W/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并对左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Ⅱ组的paO2/FiO2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Qs/Qt、W/D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Ⅱ组MDA水平、MPO及iNOS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Ⅱ组eNOS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3组动物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Ⅰ组和Ⅲ组无充血,Ⅱ组肺组织充血明显且炎性细胞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多.结论 雾化吸人米力农可减轻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NOS活性.降低iNOS活性.减少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减轻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出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强效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日趋增多,这一问题变得更具挑战性.理解和掌握当今的凝血概念对于手术前确定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止血治疗十分重要.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酶在激活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原(无活性的酶前体)、辅助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10.
背景患者自控镇痛(PCA)时在吗啡中加入氯胺酮最初有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支持,但是后来的一些阴性研究结果却对这种方法提出了挑战。那些早期研究中存在的重要缺陷包括:研究的病例数太少,吗啡和氯胺酮联合使用的剂量非最佳剂量以及没有对所有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分组,比较手术后PCA患者联合使用吗啡和氯胺酮与单独使用吗啡的镇痛效果。我们采用了优化后的前期研究方法以确定吗啡和氯胺酮联合使用的方法。方法研究选择352例大型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以随机、双盲形式分为2组,一组患者接受单次1.5mg吗啡的PCA(M组,n=176),另一组患者接受单次1.5mg吗啡复合1.5mg氯胺酮的PCA(MK组,n=176)。将治疗中的镇痛不全或发生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定义为治疗不满意。另外,记录PCA总用药量、PCA使用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和手术后3及6个月慢性疼痛患者的人数。结果PCA治疗不满意的发生率在M组为33.0%而在MK组为36.9%(P=0.50)。对于次要指标,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型骨科手术患者使用吗啡与小剂量氯胺酮PCA并无明显优势,故不推荐作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