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沉淀漂浮法测定血清各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的葡聚糖、Mg~(++)法沉淀分离高密度脂蛋白(HDL),用新合成的“分离剂Ⅱ号”漂浮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用邻苯二甲醛(O-PA)测脂蛋白胆固醇(ch)含量。简称PFO-PA。本法经与超速离心法平行比较。结果符合。 本文报道了健康人846例,运动员328例,心、脑血管病216例,和其他病例等,所得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健康小儿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224名健康儿童及21名“超重”儿童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参数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逐步回归分析三者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家系的关系,建立预测方程。所测结果与国内外相似年龄的资料对照讨论.文中强调从儿童时期开始研究脂质代谢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国产苯酪肽(BT-PABA),能被糜蛋白酶特异地裂解,释放对氨基苯甲酸(PABA)。BT-PABA的胰腺功能诊断(PFD)试验,能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经临床试用300例,其中正常人(110例)PABA排泄率为83.86±10.77%(±SD)。慢性胰腺炎(54.94±18.30%)、怠性胰腺炎发作期(38.82±16.72%)和胰腺癌(31.01±19.23%)的PABA排泄率与正常人相比,非常显著地降低。结果表明:使用国产BT-PABA的PFD试验是一种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简单、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Strickland等把血清胃泌素高、胃泌酸功能高和壁细胞抗体(PCAb)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称谓“A型”,反之则为“B型”。经他追查发现A型患者有的发展成恶性贫血,B型患者有10%癌变。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40例(正常人33例和胃肠道等疾病患者117例)的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并着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血清胃泌素含量、胃泌酸功能、PCAb和胃窦部粘膜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胃泌素是当前研究最多的胃肠道激素之一。人血清胃泌素含量极微,但在某些疾病如胃泌素瘤、恶性贫血等则比正常人明显增加。1969年国外开展了血清胃泌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国内于1980年建立了血清胃泌素放射免疫测定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了33例正常人(均系我院护校学生、  相似文献   
6.
1972年Imondi等创用合成的苯酪肽(N-Benzoyl-L-tyrosyl-P-aminobenzoicacid简称BT-PABA)作间接胰功能诊断试验(Pancreatic Function Diagnostant简称PFD试验),已被欧美及日本等学者认为是一种简易、安全、有价值之胰腺外分泌检查  相似文献   
7.
口服合成多肽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基苯甲酸(BTPABA),在小肠内遇胰糜蛋白酶,可将其裂解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及苯甲酸、酪氨酸。前者在小肠内吸收,肝脏内结合,由肾脏排出。从而测定尿中PABA的含量(简称PFD试验),可反映腺胰的分泌功能。Imondi等于1972年首先作了报道。我院自1881~1982年,对187例患者作了PFD试验,并对此试验出现的假阳性加作纠正试验予以鉴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70年国外开展了血清胃泌素的放射免疫测定,国内于1970年建立了血清胃泌素放射免疫测定法。Strickland等人报道根据血清胃泌素和免疫学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B型癌变率较高。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正常人(均系我院护校学生,年龄19~25岁,无胃肠道病史,亦无胃肠道临床症状及其他重要疾病)33例和经临床与纤维胃镜确诊的胃肠道和肾脏疾病等117例患者的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并着重对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血清  相似文献   
9.
国产苯酪肽(BT-PABA)能被糜蛋白酶特异地裂解,释放对氨基苯甲酸(PABA),BT-PABA的胰腺功能诊断(PFD)试验,能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BT-PABA的PFD试验尿中的PABA含量,用改良的Smith法,偶氮化的PABA再与N-(甲萘基)乙烯二胺盐酸盐偶联成红色偶氮化合物,比色定量。经临床试用338例,其中正常人(110例)PABA排泄率为84±(SD)11%。慢性胰腺炎(55±18%)、急性胰腺炎发作期(37±16%)和胰腺癌(31±19%)的PABA排泄率与正常人相比,非常显著地降低。结果表明:使用国产BT-PABA的PFD试验是一种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安全简单和灵敏的方法。对胰腺外分泌障碍疾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磷酸羟基哌喹(HPQP)是最近几年合成的一种新抗疟药。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该药比其它抗疟药治疗效果甚为显著,而且,还发现该药治疗矽肺等疾病疗效也较好。已证实该药具有使矽肺患者症状减轻和减少细胞损伤的作用。该药用于临床治疗心律紊乱也有疗效,但是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有皮色变黑的症象。为了保证长期用药的安全,亦为了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 HPQP 毒性试验狗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