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1.
起搏通道HCN2基因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基因亚型HCN2(hHCN2)稳定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的离子通道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hHCN2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通道电流(IhHCN2)电生理特点。结果人全长起搏通道HCN2(hHCN2)基因稳定转染HEK293,记录到一系列超极化内向离子流,该电流激活缓慢,呈电压、时间依赖性,没有明显失活过程,激活电位、半最大激活电位分别为-87±8mV(P>0.05)、-98±2mV(n=20),激活时间常数为196±36ms。起搏电流阻断剂ZD7288和Cs+灌流,IhHCN2峰值幅度均降低,半效抑制浓度分别为23.9±5.9μmol/L、126.8±27.1μmol/L,ZD7288的作用冲洗后抑制作用不能恢复,Cs+的作用在冲洗后基本恢复。结论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克隆起搏通道hHCN基因具有起搏电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罪犯血管不同分为左前降支组51例、左回旋支组27例、右冠状动脉组39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TIMI血流分级、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比较,左前降支组术后ST段完全回落的梗死相关导联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心源性死亡率及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左前降支病变者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更缓慢、左心功能不全更严重、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45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5例,射频导管消融发生3例。经快速识别及正确处理后7例病情稳定,1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根据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基因(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酶2C9基因(cytochrome P-450 2C9,CYP2C9)评估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剂量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临床口服华法林患者37例,应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VKORC1及CYP2C9基因的第3,7外显子,设定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2.0~3.0,根据药理学公式(www.warfarindosing.org)包括VKORC1和CYP2C9基因型、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目标INR值、胺碘酮使用情况、吸烟史及华法林应用指征等因素计算华法林剂量,并比较其与临床治疗剂量间的差异。结果 37例VKORC1基因型检测89.2%为敏感型(AA型),10.8%为杂合子AG型,未发现不敏感型(GG型)。CYP2C9基因中的CYP2C9*2基因型100%为野生型(CC型);CYP2C9*3基因型91.9%为野生型(AA型),8.1%为杂合子(AC型),未发现型(CC型)。有VKORC1 AA和CYP2C9*3 AC型患者的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并且根据遗传药理学公式计算的华法林剂量与临床治疗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结论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VKORC1及CYP2C9基因多态性为根据药理学公式准确预测华法林的治疗剂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术式对预防Frey’s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制定全面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OVI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与Frey’s综合征预防相关文献,Meta分析合并OR值。结果:有15项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纳入Meta分析,累计病例1414例,其中对照组584例,合并OR=0.20,95%可信区间[0.16,0.26],实验组较对照组Frey’s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001)。结论:采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术式可以有效预防Frey’s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于2013年8月17日收治1例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胸痛5小时急诊人院,患者于5小时前起床后突发胸痛,位于整个胸前区,伴大汗淋漓,持续不缓解,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升高,遂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