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是一种同时累及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该病1982年由日本学者Morooka[1]首次提出,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对该病认识较晚,造成诊断与治疗的混乱,一些BICE患儿被诊断为胃肠炎合并癫痫、腹泻合并复杂性热性惊厥等。  相似文献   
2.
液体复苏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故需对危重患者的血管内容量状态及对液体冲击治疗反应的可能性进行精确评估,才能进行复苏治疗。 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使下肢静脉血液快速至中心循环而增加心脏前负荷。因此,被动抬腿试验能够预测患者对液体治疗是否有反应。成人领域已有较多有关PLR预测液体治疗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做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我院住院的BICE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BICE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2岁(60.5%),以秋冬季发病多见(11月和12月份最多占67.4%);惊厥多发生在消化道症状3内(87.2%);以1~2次最多见(76.7%);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高(80.2%);脑电图大多数正常,仅有少数轻度异常,半月后复查无异常;75例患儿头颅CT未见异常;所有患儿均未给予长期抗惊厥治疗;随访74例均无再发惊厥;接受随访的患儿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BICE的一个主要原因;BICE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惊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少数并发症病程长,预后差,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发病年龄小龄化是支原体肺炎的趋势,其主要病因是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是引起及加重儿童哮喘的重要因素。负压呼气流量(NEP)技术检测潮气呼吸流量-容量曲线(F-V曲线)不需要患者用力呼吸,即可检测静息状态和运动时肺功能情况,并早期反映气道的高反应。本研究通过负压呼气法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评估不同阶段肺功能的变化,分析NEP技术在诊断及评估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牛奶蛋白是导致婴幼儿过敏的常见食物过敏原,牛奶蛋白过敏主要累及皮肤、呼吸、消化道等系统。婴幼儿时期牛奶蛋白过敏最常见累及消化道,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或出现潜血阳性等,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发生率为2.0%~7.5%~([2])。若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不能及时诊断并得到有效治疗,会引起慢性迁延性腹泻,甚至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大量研究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