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文君  钱燕 《骨科》2016,7(5):364-36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限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效果,评估不同时限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利伐沙班的时限不同分为2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4 d)和5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35 d),每组70例。2周组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3.80±8.2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32±4.45)kg/m2。5周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4.20±9.02)岁,BMI为(25.80±4.53)kg/m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5 d的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14、35 d时D-二聚体情况以及DVT发生率、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2周组的血栓发生率为11.43%(8/70),5周组为1.43%(1/70),5周组显著低于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387)。结论利伐沙班的服用时间延长至35 d能更有效地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例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报告了1例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体位及排便训练,供区皮肤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积极预防血管痉挛,保持正确体位,及时指导功能锻炼.患者创口甲级愈合,术后6周切断皮桥,拆除石膏,移植皮瓣存活,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44岁,于2013年4月28日以“横纹肌溶解症(RM)、多脏器功能衰竭(肝脏肾脏)、多发软组织损伤”入院。病人2d前长跑时突然晕倒,伤及头面部,伴昏迷,约20min后清醒,醒后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四肢肌肉肿胀、疼痛伴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补液等治疗。数小时后病人出现血尿,呈酱油色,谷丙转氨酶(ALT)1 005U/L,谷草转氨酶(AST)1 009U/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是目前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手术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其并发症已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性教育是预防的最重要的社会措施。少年时期性知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在产生心理障碍以后,针对心理障碍的最完美心理治疗方法就是完全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如果发生了心理障碍,我们就应该根据障碍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行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都顺利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地流程化运动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的第1次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之后两周治疗组的最长步行距离要比对照组高很多,P<0.05。痊愈后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6.5%和61.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康复期间的尿潴留、便秘、感染、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方面,治疗组的得分均要比对照组高很多,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能减少术后卧床时间,提高髋关节康复的速度,减小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使患者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病变的髋关节,是治疗严重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4月11日收治1例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合并2型糖尿病的双侧股骨头坏死病人,于2009年4月2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全髋置换术.经过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仁丸和腹部按摩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麻仁丸和腹部按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粪便形状、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麻仁丸和腹部按摩联合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便秘患者,在治疗便秘的同时,还可缓解老年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后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针对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对21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早期预防宣教,术后正确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全髋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明显比文献报道的低.结论 早期预防宣教及早期实施系统功能锻炼,准确应用抗凝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4岁,于13年前无明显诱因渐起左下肢肿痛,就诊于各家医院,最后确诊为“左胫骨血管瘤”,曾多次行左小腿放疗,效果不佳。近2年来左下肢肿胀疼痛加剧,活动受限,摄片示左胫骨骨质破坏明显,呈放射性改变,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