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病毒载体是目前肿瘤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载体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人们对腺病毒活动周期的逐步了解,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恶性肿瘤细胞的靶向腺病毒载体。这些载体可以在特定的细胞中表达治疗性基因或进行自主复制,显示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但目前对腺病毒进行的各种改进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讨论腺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肿瘤细胞内过表达Notch1胞内段活性部分,模拟细胞Notch途径的上调,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方法利用包含Notch1胞内段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实验细胞。通过CBF-1报告载体检测细胞内Notch信号的激活程度,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对细胞的周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Notch1胞内段的表达引起Notch信号在不同细胞中的上调,并引起Hela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BGC-823细胞的增殖加速,而对Chang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Notch信号的上调能引起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对Notch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卵巢癌H08910PM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IGF1作用于H08910PM细胞24、48、72和96 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特异性IGF1R小干扰RNA(siRNA),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于转染后48 h给予IGF1刺激,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IGF1作用48 h后可明显刺激细胞的增殖(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给予IGF1刺激,IGFl的促细胞增殖效应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 IGF1通过IGF1R途径促进H08910PM细胞的增殖,IGF1R siRNA可以有效抑制该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母多糖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王靖  葛盛芳  陈琦  李国贤 《中草药》1996,27(10):605-606
治疗糖尿病中药“玉液汤”中,知母是主药。本文研究了百合科植物知母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知母根茎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稀碱脱蛋白,得到的多糖给小鼠准胃,结果表明知母多糖可使小鼠的血糖及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而血脂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若为腹腔给药,该多糖也有降血糖活性。注胃四氧吃陡高血糖小鼠,其血糖含量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治疗糖尿病中药“玉液汤”中,知母是主药。本文研究了百合科植物知母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知母根茎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稀碱脱蛋白,得到的多糖给小鼠准胃,结果表明知母多糖可使小鼠的血糖及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而血脂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若为腹腔给药,该多糖也有降血糖活性。注胃四氧吃陡高血糖小鼠,其血糖含量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IGF1作用于HO8910PM细胞24、48、72和96 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特异性IGF1R小干扰RNA(siRNA),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于转染后48 h给予IGF1刺激,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IGF1作用48 h后可明显刺激细胞的增殖(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给予IGF1刺激,IGF1的促细胞增殖效应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IGF1通过IGF1R途径促进HO8910PM细胞的增殖,IGF1R siRNA可以有效抑制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间质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调控效应,探讨微环境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5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标本进行原代间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并行免疫组化鉴定。采用Transwell三维共培养体系,将原代间质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系(MCF-7)共培养3d(实验组),以2?S培养基单独培养MCF-7作为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MCF-7的Wnt1、β-catenin、Notch 1 mRNA表达;迁移实验观察MCF-7迁移状况。结果经免疫组化α-SMA、Vimentin、FSP抗体鉴定,证实纯化的细胞为活化的间质成纤维细胞。实验组MCF-7的Wnt1、Notch1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09倍和3.75倍,而β-catenin表达下调为对照组的0.31倍;实验组MCF-7穿过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多,为对照组的2.3倍。结论乳腺癌原代间质细胞对MCF-7 Wnt、Notch1、β-catenin mRNA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并促进MCF-7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相分离是细胞内无膜区室形成的主要机制,参与调控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稳态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相分离和癌症密切相关,通过影响DNA修复过程,转录调控,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以及癌症中重要的无膜区室的组装等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本文回顾了相分离的概念、研究历史、生理功能及其与癌症的关系,重点...  相似文献   
9.
溶瘤病毒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途径。在溶瘤腺病毒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情况下,溶瘤病毒治疗与放疗相结合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就放疗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瘤内直接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对B16黑色素瘤生长以及对手术后再次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后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直接注射H101腺病毒,测量肿瘤体积,切除肿瘤,再次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细胞接种8 d后,全部小鼠均长出肿瘤.H101注射组肿瘤的体积在给药后3,6,9 d,都显著小于对照组.再次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后,H101注射组肿瘤的生长速度也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 瘤内直接注射H101对B16黑色素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手术后再次接种的肿瘤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