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姜洪涛  梁延成  葛再吉  张天平 《吉林医学》2006,27(11):1426-1426
我院心内科1997 ̄2005年遇到3例发生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过程中的心源性猝死,难以确定其病情及其与静滴药物的关系,为引起医界注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为42~68岁,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Ⅱ~Ⅳ级。静滴硝酸甘油10mg,10%葡萄糖250ml(40μg/ml),滴速7~8滴/分(70μg/min),猝死发生于静滴后3~5min至30min,经吸氧,常规用药,行肺心同步按压(EGPC)、电除颤,1例心脏复跳存活,2例死亡。1.2典型病例1.2.1例1:冉某,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于1997年5月16日静滴硝酸甘油10mg,10%葡萄糖250ml,7 ̄8滴/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1982年张天平教授举世首创成功单独胸外心(肺)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CPR—ECPC的研创史,探讨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实现有效的人工循环和肺通气的技术环节。方法回顾ECPC的研创历史。本法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5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它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90年报道于《吉林医学》。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1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本法若无有效的肺通气,长达49min的单独按压,血氧从何而来?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1995~1999年观测4例心性猝死行有效的单独胸外按压,使血氧饱和度上升达90%~97%。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199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结论不加口对口张氏ECPC的问世为现场复苏开拓一条新途径,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的病死率贡献卓著。它必永载世界医史,光照医壇。张氏指出超快的胸外按压压频大于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他建议应尽快修改《国际CPR指南》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按压胸骨中下段,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1982年举世首创成功单独胸外心(肺)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CPR-ECPC的研创史。推荐方案建议修订《CPR指南》。方法回顾ECPC的研创历史。1982年张天平教授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本法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80(6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它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90年首先公布于世报道于《吉林医学》。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一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本法若无有效的肺通气,长达49min的单独按压,血氧从何而来!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4例亡尸行ECPC,收集每压胸呼出气体测得潮气量为350ml(275~400ml),则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从实验角度证实了ECPC单独胸外按压的本身可实现有效的肺通气,不必另加口对口通气。95-99年观测4例心性猝死行有效的单独胸外按压,使血氧饱和度上升达90%~98%。说明ECPC同时具有良好的人工循环效果。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近10年65例配合电除颤,27例存活(41.5%)。ECPC经国内查新属首创199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4等奖及松原市科技进步奖。结论不加口对口张氏ECPC的问世为现场复苏开拓一条新途径,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的病死率贡献卓著。它必永载世界医史。张氏指出超快的胸外按压压频大于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大于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他建议应尽快修改《国际CPR指南》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按压胸骨中下段,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中有效的徒手人工通气法。评估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CPR肺通气效果。告世人Zhang’sECPC为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的新CPR,能实现有效的肺通气。方法对1982~2007年115例心性猝死行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的ECPC,本法应用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50~7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其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82年笔者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一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4例亡尸行ECPC,收集每压胸呼出气体测得潮气量为350ml(275~400ml),则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潮气量(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从实验角度证实了ECPC单独胸外按压的本身可实现有效的肺通气,不必另加口对口通气。1990~1999年张氏举世首先报告应用三个换算公式评估徒手CPR胸外按压人工通气和人工循环效果。包括:①每分肺泡通气量(Mv);②肺通气/血流比率;③自创公式肺换气指数(LAI)。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表王丽娟撰文称ECPC为Zhang’sECPC,并报道张氏提出将当今世界徒手CPR发展划分为:①1960年传统胸外心脏按压(T-CPR);②80~90年加口对口的标准胸外按压(ECC);③90年后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ECPC)与加口对口的标准心脏按压ECC相结合三个时期的构想。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近10年65例配合电除颤,27例存活(41.5%)。ECPC经国内查新属首创1999年获吉林省及松原市科技进步奖。结论 1982年ECPC首创成功开拓了单独胸外按压CPR(ECPC)取得有效肺通气的新时期,其疗效与加口对口标准CPR存活率相仿,而单独胸外按压CPR急救者更乐于采用。张氏指出胸外按压压频〉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建议修改《国际CPR指南》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较为适宜。而目前应用的标准CPR(ECC)如不加口对口实际即是高频ECPC。Zhang’sECPC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病死率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5.
胸外肺心按压复苏法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笔者 1982年研创了一种不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新心肺复苏法 ( CPR) ,此法可同时实现人工呼吸兼心脏按压的双重作用 ,命名为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法 ( extenal cardiopulm onary com pres-sion resuscitation,ECPC)。 1982~ 2 0 0 0年 ,应用此法单独复苏心性猝死者 73例 ,现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的 ECPC机制加以研讨。1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 ,头偏一侧后仰以畅通气道 ,高流量给氧。术者跪于患者右侧或立于床边 ,以胸骨中下 1/ 3为中心 ,左手五指微分伸直 ,以全手掌横置于胸骨上 ,右掌重合于左手背掌指关节上协助压迫 ,双肘关节伸…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儿女性,13岁。自3岁时起肘、膝、踝、臀、足跟皮肤出现豆大黄色丘疹,随着年龄增长渐融合成片。足跟、拇趾外侧有硬性包块生长。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血压16/11.5 kPa(120/86 mmHg)。在肘、腕关节伸侧皮肤和膝、踝关节伸、屈侧皮肤,可见对称分布的豆大、扁平片状柔软、突出皮表的黄色斑块。臀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