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王玉红  葛俊娟 《医药世界》2010,(7):742-742,745
目的通过院外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对高血压出院患者进行了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追踪随访,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血压情况、服药依从性。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院外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的控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通过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一种良好给药方式,是建立静脉营养及化疗通道的首选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对周口市中医院肿瘤科PICC使用患者术后发生CLABSI的感染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足和腿部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残废和截肢。糖尿病足最常见的是溃疡和坏疽。溃疡可以深浅不一,并有或不并有感染。坏疽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个足。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38例,女82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年~3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院外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对高血压出院患者进行了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追踪随访,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血压情况、服药依从性.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院外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的控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通过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葛俊娟 《药物与人》2014,(12):308-309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重症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神经外科颅脑手术重症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诱发因素、病原菌构成比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诱发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和预防性药物应用;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占85.19%,其次为G+球菌及真菌,各占7.41%.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重症患者术后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应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落实细节管理到日常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方法针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各个环节中易忽略的细节逐项评估,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采用PD—CA循环,加强各环节的细节管理,注重管理质量和管理实效,确保医疗安全。结果2011年3月-2013年3月,透析12466例次,发生医院感染率为7.9%,较前两年同期的16.6%明显下降。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对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霍霞  葛俊娟 《临床医学》2010,30(5):126-126,F0003
咽下综合征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影响新生儿预后。我院新生儿病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咽下综合征患儿的呕吐,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施抗痉挛模式,使中风偏瘫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到明显提高。方法选择中风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抗痉挛模式护理。运用Barthel指数分别评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ADL。结果治疗后两组在ADL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抗痉挛模式护理,临床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