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新生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体,了解健康青年人群血清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体的水平,从而预测广西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流行的趋势。方法:抽取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新生血清168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以血凝抑制抗体滴度≥1:10为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6.19%,抗体滴度≥1:40的占阳性的22.73%。结论: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在广西有流行,但流行强度不高,抗体滴度水平对人群的保护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过氧化氢(H2O2)加入A549 细胞培养液中制成 A549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 组)、 H2O2处理组(H 组)和盐酸戊乙奎醚-过氧化氢处理组 (P 组)。用 MTT 方法测 A549 细胞存活率, 用 TUNEL 方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 并测定细胞内的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含量。结果 与 C 组比较, H 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 凋亡指数增加, MDA 含量上升, SOD、 GSH、 NADPH 的含量下降 (P<0.05)。与H 组比较, P 组的细胞存活率增加, 凋亡指数下降, MDA 含量下降, SOD、 GSH、 NADPH 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A549 细胞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单肺通气(OLV)肺泡细胞低氧代谢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7例行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肺通气组(OLV组)17例,双肺通气组(TLV组)20例。每组患者分别于OLV或TLV前(T1)、OLV或TLV后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手术结束时(T6)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VEGF、EPO水平;并分别于T1、T3、T6时点行血气分析,监测血红蛋白(HGB)Tk平。结果OLV组T6时点PaO2值明显低于TLv组(P〈O.05),除T1、T2外,OLV组各时点VEGF浓度均高于TLV组(P〈0.05),OLV组T5、T6时点的血清EPO浓度明显高于TLV组(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期间VEGF和EPO因子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肺组织损伤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非通气侧肺组织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行开胸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DLV组,n=8)和单肺通气组(OLV组,n=24),其中OLV组按单肺通气时间长短再分为三个亚组,即OLV1组(单肺通气30 min)、OLV2组(单肺通气1 h)和OLV3组(单肺通气2 h).用Westen-blot法检测非通气侧肺组织中的HIF-1α和GLUT-1蛋白含量.结果 OLV2、OLV3组HW-1α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LV组(P<0.05).OLV3组GLUT-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LV组(P<0.05).结论 HIF-1α和GLUT-1可能在单肺通气非通气侧肺组织细胞能量摄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Nec-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 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组(C组)、正常潮气量(VT)组(N组)、高VT组(H组)和Nec-1组 共4组,每组10只。C组保持自主呼吸,N组、H组和Nec-1组分别给予8、40、40 mL/kg的VT行机械通气,Nec-1组在 机械通气开始时静脉给予Nec-1(1 mg/kg)。通气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测定BALF中 总细胞数、总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 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组织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 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1(RIPK1)、RIPK3 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C组和N组大鼠BALF中和肺组织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组大鼠BALF 中总细胞数、总蛋白、炎性因子 IL-6、IL-1β、TNF-α 水平、肺组织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评分及肺组织内 RIPK1、 RIPK3、NF-κB p65 的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 C 组和 N 组明显升高(P<0.01)。与 H 组相比,Nec-1 组大鼠 BALF中和肺组织各指标水平下降(P<0.01)。结论 RIPK1/RIPK3/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大鼠VILI,Nec-1对大 鼠VILI的肺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哲  潘灵辉  葛万运  林飞 《重庆医学》2013,(34):4179-4181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开胸手术的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检查、术中和术后管理等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例数共58例,发生率为5.8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肺功能较差、使用吸入麻醉药、未使用单肺通气技术、手术时间较长4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率升高相关。结论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是多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的,主要与患者术前较差的肺功能、麻醉中使用吸入麻醉药、未使用单肺通气、手术进行时间较长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基底动脉内皮素受体(ETRA,ETRB)和 eNOS mRNA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ETRA,ETRB和 eNOS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DCVS)引发脑血管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Endo 法建立兔 DCVS模型,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周后存活的32只兔随机分为两组,即枕大池注生理盐水组(C 组,8只)和注自体血组(D组,24只),后者以枕大池注自体血后观察的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即枕大池注自体血后第4天组(D4组)、第7天组(D7组)、第14天组(D14组),各亚组 8只。评估各组神经功能、基底动脉痉挛程度及形态学变化,采用 RT-PCR 法测基底动脉中 ETRA,ETRB 和eNOS mRNA表达变化。结果:(1)神经功能评估、基底动脉痉挛的形态学变化及痉挛程度均较好的拟合 DCVS 的发生和变化。(2)C组兔脑基底动脉可见 ETRA,ETRB和 eNOS mRNA表达;与C组比较,ETRA mRNA在 D4组、D7组、D14组均有升高(P>0.05);与C组比较,ETRB mRNA在D4组即有升高(P<0.05),D7组达高峰(P<0.01);与C组比较,D7组 eNOS mRNA的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兔DCVS模型能较满意地模拟临床 SAH 后脑基底动脉的病理变化,兔基底动脉血管壁 ETRA,ETRB,eNOS 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演变时程与痉挛血管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浓度/低容量与低浓度/高容量左旋布比卡因镇痛液在胸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开胸手术肺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浓度/低容量组(A组)与低浓度/高容量组(B 组),每组29例,两组术前、术中措施、麻醉及术式均相同,于手术结束前15 min,A组用0.25%左旋布比卡因100 ml,B组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200 ml硬膜外镇痛,两组镇痛时间均为48 h。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Ramsay镇静评分、Bromage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各时点VAS、Bromage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平均动脉压均低于A组(P均<0.05),但B组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P均<0.05),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浓度/低容量相比,低浓度/高容量左旋布比卡因镇痛液用于胸科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运动神经阻滞效应轻、平均动脉压波动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分别用培养液(A组)、PHC(B组)、IL-1β(C组)和IL-1β+PHC(D组)处理,NF-κB DNA结合活性试剂盒检测刺激后1 h NF-κB DNA结合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刺激后4 h ICAM-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刺激后24 h 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L-1β刺激后,C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D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高于A组(P〈0.05),但低于C组(P〈0.05),PHC预处理能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PHC可抑制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ICAM-1,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F组和C组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侧卧双肺通气5 min( T1)、单肺通气30 min( T2)和恢复双肺通气30 min( T3)采集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 )。结果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平均气道压(Pmean)、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PaO2降低,Qs/Qt升高(P均<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时PaO2升高,Qs/Qt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F组T2、T3时Qs/Qt降低,T3时PaO2升高(P均<0.05)。结论麻醉前15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可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