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治疗的患者尿检异常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尿检异常(排除既往有肾脏病史、正在经期的女性患者)情况,并与同时期因除扁桃体炎外的扁桃体疾病入院患者对比.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慢性扁桃体炎295例,非扁桃体炎24例(乳头状瘤3例,囊肿l例,息肉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过度角化症2例,鳞状上皮癌6例,血管瘤1例).>18岁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尿检异常无差异(χ2=2.23,P=0.135);在>18岁的男性患者中,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尿检异常发生率与非扁桃体炎患者之问比较无差异(χ2=0.46,P=0.831);在>18岁的女性患者中也是如此(χ2=0.013,P=0.908).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的成年患者中尿检异常的发生率并不比非扁桃体炎患者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不良预后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DLBCL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3年.检测患者肿瘤细胞、微环境细胞中PD-L1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患者ALK、CD5、CD30、C-Myc、EBER、BCL-2、BCL-6的表达情况.比较PD-L1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患者3年总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结果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non-GCB型、临床分期Ⅲ所占比例均显著大于阴性患者,3年总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小于阴性组.肿瘤微环境细胞PD-L1阳性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阴性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BCL-2阳性表达、BCL-6阳性表达均是影响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不良影响因素;临床分期III型、BCL-2阳性表达均是影响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的不良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生存及不良预后的显著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5岁和≥65岁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共297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5岁组(n=209)和≥65岁组(n=88),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移植后100 d内的死亡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性别、ISS分期、D-S分期、诊断时肾功能情况、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药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组的临床缓解率为90.91%(190/209),而≥65岁组的临床缓解率为86.36%(76/8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移植后100 d内死亡率比较,65岁组为2.39%(5/209),≥65岁组为2.27%(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年龄段MM患者的疗效相似,安全性亦相当。因此,对于老年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亦可作为首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是否存在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及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分析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MRD)与LS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LSC的变化与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50例AML(除外M3)患者骨髓标本85份,其中初治患者标本50份,未缓解AML患者标本7份,完全缓解期AML患者标本28份。所有标本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为CD34~+/CD38~-/CD123~+的LSC,同时对初治患者标本行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对非初治患者标本根据初治免疫表型获得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 associated immune phenotype,LAIP)进行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AML中存在CD34~+/CD38~-/CD123~+的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组LSC含量(0.096‰)比初治AML组LSC含量(0.541‰)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初治AML组与化疗后未缓解组之间的LSC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同时进行LSC和MRD检测的28例完全缓解AML患者中的LSC含量和MR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者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80,P0.01)。结论:AML中确实存在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推测其形态上同白血病细胞相似,大小相仿,具有弱表达CD45等一些白血病细胞的特征。化疗后LSC的比例较化疗前下降,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检测和追踪LSC的变化,联合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技术,可以更好地判断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大约50%~90%的患者有高血压,仅少数患者能将血压控制在满意的范围.虽然短暂的高血压无明显并发症,但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超过2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在肾移植患者中40%的死亡与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有关[1].有关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理、危害、干预措施等已有大量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萧杏贤  尹松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721-1722,F0003,F0004
ALL是一组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不同亚型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对治疗反应差别甚远。虽然近几年成人ALL的疗效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成人ALL长期无病生存率及治疗效果仍大大逊色于儿童ALL,复发、难治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寻找新的治疗手段非常必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表面表达一系列作为单克隆抗体目标的特殊抗原,CDl9、CD20、CD22和CD52。至今为止,CD20单抗已经与化疗联合治疗成熟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Burkitt’s淋巴瘤。另外一个抗原是CDl9,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呈高表达,Blinatumomab是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直接对抗CDl9和CD3。CD52单抗(阿仑单抗)、CD22单抗(依帕珠单抗)的有效性在一些小研究和个案报道中亦有显示。然而,有关单克隆抗体治疗使用方面,如:抗原表达所需达到的水平,何时开始以及何时结束治疗,单克隆抗体的最佳剂量,单药治疗抑或联合治疗,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等,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治疗的患者尿检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尿检异常(排除既往有肾脏病史、正在经期的女性患者)情况,并与同时期因非扁桃体炎外的扁桃体疾病入院患者对比。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慢性扁桃体炎295例,非扁桃体炎24例(乳头状瘤3例,囊肿1例,息肉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过度角化症2例,鳞状上皮癌6例,血管瘤1例)。>18岁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尿检异常无差异(χ2=2.23, p=0.135);为排除年龄、性别构成比的不同造成的偏倚,进一步比较了>18岁的两组患者中男性之间、以及女性之间的尿检异常发生率,在>18岁的男性患者中,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尿检异常发生率与非扁桃体炎患者之间比较无差异(χ2=0.46,p=0.831);在>18岁的女性患者中也是如此(χ2=0.013,p=0.908)。结论:慢性扁桃体炎的成年患者中尿检异常的发生率并不比非扁桃体炎患者高。  相似文献   
8.
萧杏贤  尹松梅 《中外医疗》2013,32(14):94-94,96
儿茶酚胺心肌病是由于分泌儿茶酚胺的病灶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的心肌损害。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出血,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渗出,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本文报道嗜铬细胞瘤致儿茶酚胺心肌病1例,经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9.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余肾功能(RRF)是影响透析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患者保存RRF的重要性以及RRF的评估方法、影响因素与保护措施等.阐述降压药物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对透析患者的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RRF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不同疾病阶段患者 T细胞耗竭( T cell exhaustion, Tex)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 2017年 2月~ 2020年 6月接受治疗的 AML患者 120例,同期选择 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HC组)。根据 AML不同疾病阶段患者可分为初诊( initial diagnosis, ND)45例、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35例、未缓解( ono-remission, NR)24例和复发( recurrence, HR)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和骨髓不同免疫检查点 Tex(PD1+TIM-3+T,PD1+T和 TIM-3+T),IL-2和 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AML不同疾病阶段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4+PD1+TIM-3+T和 CD8+PD1+TIM-3+T细胞水平均高于 HC组(F=9.149, 6.068, 3.438, 4.807, 均 P< 0.001),CR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4+PD1+TIM-3+T细胞( t=6.320,8.841, 37.420, 均 P< 0.001)和 CD8+PD1+TIM-3+T细胞 (t=5.417,6.096,12.610, 均 P< 0.001)水平均明显低于 ND,NR和 HR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8+PD1+TIM-3+T细胞数明显高于 CD4+PD1+TIM-3+T细胞数(t=8.227,7.289, 均 P< 0.001),且 ND患者骨髓 CD4+PD1+TIM-3+T和 CD8+PD1+TIM-3+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t=6.297,7.527,均 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ND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4+PD1+T和 CD8+PD1+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HC患者( F=13.810, 8.029, 7.541. 10.540, 均 P< 0.001),CR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4+PD1+T细胞( t=4.576, 3.164, 5.625,均 P< 0.001)和 CD8+PD1+T细胞( t=5.293, 3.091, 5.091,均 P< 0.001)明显低于 ND和 HR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CD4+TIM-3+T和 CD8+TIM-3+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HC组(F=24.230, 9.101, 16.010, 12.540, 均 P< 0.001),且 CR患者中 CD4+TIM-3+T和 CD8+TIM-3+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 HR组 (t=3.986,4.621, 均 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R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 PD1+T细胞和 TIM-3+T细胞所产生的 IL-2和 IFN-γ细胞因子明显低于 HC组和 ND患者( F=6.218,5.925,5.841,5.017, 均 P< 0.001)。结论 AML不同疾病阶段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 Tex动态变化与其临床特点、缓解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