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原菌类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检出的843株病原菌类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感染性疾病患者送检的标本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为:G-菌检出率较高为62.35%,G 菌的检出率为29.02%,真菌的检出率为8.63%。大多数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结合文献分析,近年到医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其次为G 菌及真菌;同时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健康人、4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72h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V,FITC/PI)法检测PBMC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上清液IFN,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负相关(r=-0.647,P〈0.01);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正相关(r=0.598,P〈0.01)。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和Th1/Th2的失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抗原(CA—125)在血清中存在于高分子的糖蛋白上。为探讨CA—125与卵巢癌的关系,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及非卵巢妇科良恶性肿瘤血清CA—125进行检测,以探讨CA—125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上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上的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6例卵巢癌,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8岁。17例卵巢良性肿瘤,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8岁。12例宫颈癌,年龄51~66岁,平均年龄60岁。76例子宫良性瘤,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1岁。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经病理学检查确诊。100例正常对照,年龄为20~70岁的健康女性。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脂联素和瘦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资料旨在探讨脂联素和瘦素与脑梗死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98例脑梗死患者为2006-06/2008-07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男58例,女40例,年龄50~76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9~74岁,均为健康体检者。两组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健康者于查体当日,静脉采集空腹晨血5 m l,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脂联素和瘦素,脂联素由美国L inco re-seareh公司提供,瘦素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分别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梗死灶体积按pu llic ino法计算,分为轻度梗死组(梗死体积<5 cm3);中度梗死组(梗死体积5~10 cm3);重度梗死组(梗死体积>10 cm3)。1.3统计学处理用SPSS 11.5软件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结结核淋巴穿刺液中,结核菌L型的存在状况。方法标本采自我院56例结核内科住院的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淋巴结脓液,经2%NaOH处理后,分别接种在罗氏培养基ESPMyCO培养液及结核菌L型培养液中,以查找结核菌和L型结核菌。结果在56例中,查到结核菌L型10(17.9%)例,涂片阳性10(17.9%)例,罗氏培养3(5.3%)例,ESPMyCO快速培养11(19.6%)例。结论对淋巴结结核穿刺液培养时,应同步做结核菌L型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尿a1-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7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尿a1-微球蛋白含量,并与45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20例中毒后血清、尿a1-微球蛋白逐渐增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屎蛋白阳性。51例尿蛋白阴性中毒患者血清、尿a1-微球蛋白分别增高21例、18例,在中毒后d1、3、5、7血清a1-微球蛋白中位数分别为20.2、40.2、27.3、21.4mg/L,均高于正常对照1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a1-徽球蛋白中位数分别为3.2、9.2、7.3、2.4mg/mmol Cr,均高于正常对照1.6mg/mmol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毒愈重,血清、尿a1-微球蛋白增高愈明显。[结论]血清、尿a1-微球蛋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PBMC)和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健康人、4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72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浓度,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V-FITC/PI)法检测PBMC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负相关(r=-0.647,P〈0.01);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正相关(r=0.598,P〈0.01)。结论严重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AICD)和Th1/Th2失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莫清江  赵峰  汪磊 《中国医疗前沿》2012,(7):73+61-73,61
目的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分离的125株铜绿假单胞菌(PA)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PA的培养与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20E鉴定卡进行细菌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5株PA,44株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占35.2%,23株分布于呼吸科,占18.4%,以痰液标本最多。PA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PA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在抗生素治疗中极易变异,产生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其中20例患者中毒后血清α1-微球蛋白逐渐增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尿蛋白呈阳性。51例尿蛋白阴性中毒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增高21例,在中毒后第1、3、5、7天血清α1-微球蛋白的中位数分别为20.2、40.2、27.3、21.4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6ra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中毒越重,血清α1-微球蛋白增高越明显。结论血清α1-微球蛋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及血清ACE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4例脑梗死患者和74例健康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进行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测定。分析比较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结果脑梗死组DD基因型频率(50%)和D等位基因频率(64%)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600)比较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有关,ACE水平依次为:DD型〉ID型〉Ⅱ型,三者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和脑梗死有关,其DD型基因和D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