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眼科学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黄建忠,莫梓坚儿童人工晶体(IOL)植入术,首先由Binkhorst[1]等提出,Beller[2]等报道行儿童白内障IOL植入术后获得了良好视功能,随后国外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国内报道较少。我们对43例儿童白内障进行IOL植入...  相似文献   
2.
1996年 12月至 1998年 6月我们对两组病人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常规的现代囊外白内障摘出手术 ,术后观察 2周至 6个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 (6 2眼 )中男 30眼 ,女 32眼 ;年龄 2 6~78岁 ,平均 6 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5 5眼 ,先天性白内障 4眼 ,外伤性白内障 3眼 ,术前视力 2 0 cm手动至 0 .0 2。术前所有晶体在裂隙灯下按 L OCS 分级 [2 ] ,4眼为 N ,余为 N 以下。同期随机进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 5例 (5 8眼 )作为对照 ,比较其视力恢复及屈光状态。1.2 手术方法 :术前…  相似文献   
3.
黄斑裂孔是一种严重损害中心视力 ,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眼病。我院 1996年 11月至 1999年 3月对 2 6例 (2 6眼 )非特发性黄斑裂孔施行氩激光光凝术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6例 2 6眼 ,右眼 2 0例 ,左眼 6例。男 18例 ,女8例。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5 0 .2岁。伴眼前黑影飘动和闪光 8例 ,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 6例 ,有外伤史 4例 ,对侧眼有视网膜脱离史 6例。屈光状态 :>- 6 D 14眼。发病 1个月内 9例 ,1~ 3个月 12例 ,3个月以上 5例。矫正视力 :<0 .1者 2例 ,0 .1~0 .15者 2 4例。1.2 黄斑裂孔 :形态均为圆形或类圆…  相似文献   
4.
应读者要求,本刊从这期起开辟《临床问题解答》专栏,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将你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以作解答。  相似文献   
5.
李敏  莫梓坚 《广西医学》1999,21(4):675-678
黄斑下出血(submacularhemorhage,SMH)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RMD)、外伤、拟眼部组织胞浆菌病(POHS)、大动脉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肿瘤及感染等病变。亦可见于巩膜环扎、视网膜光凝等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导致...  相似文献   
6.
眼内异物伤的危害,不仅在于机械损伤以及所致感染和毒性反应,而且还在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眼球萎缩等继发改变。因而采取合理手术处理,对伤眼预后意义重大。玻璃体手术出现引起了眼内异物伤治疗的革命(1),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使其成为摘除眼内异物安全、主要的方...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例22眼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后巩膜隧道切开引流,缓慢降低眼压后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 ̄14月。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为14.57mmHg,比术前平均眼压降低36.05mmHg,手术成功率为91%。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后巩膜隧道切开引流降低眼压的术式,可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控制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一次性26号注射针头进行断线处理,观察其角膜散光度及视力的变化,并进行空白对照。结果 处理组角膜散光显著降低,裸眼视力呈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一次性针头断线能有效地控制缝线源性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外直肌与上直肌融合变异—例曾思明,文玉民,莫梓坚先天性外直肌与上直肌融合,属眼外肌发育过程中的先天性异常。作者遇到一例,并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2岁。住院号:269439。因自幼视力差,左眼向外下方偏斜,并且逐年加重,于1993年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