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5月 ,我们用美托洛尔治疗3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组 38例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2 9岁 ,平均 4 9.5岁。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 11例 ,Ⅲ级 2 0例 ,Ⅳ级 7例。在 38例患者中 ,确诊为冠心病 1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5例 ,风湿性心脏病 3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了窦性心动过缓 (静息心率 <5 5次 min)、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支气管哮喘、低血压(收缩压 <2 0 .0kPa)者。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范荣梅 《山东医药》2003,43(28):61-61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病 (U CAD)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 A)、非 Q波心肌梗死 (NQMI) Q波心肌梗死 (QMI)、缺血性心脏猝死统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1 ] 。研究表明 ,UCAD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病变血管中的斑块松劲、裂纹或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原因引起血管腔狭窄 [2 ] ,但未完全闭塞。由于侧支循环较好 ,ECG上不出现 Q波 ,ST段不抬高。因此 ,U CAD的治疗与 AMI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亦存在很大差异。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强调早期药物干预 ,包括抗栓疗法、抗缺血疗法、改善冠脉内皮功能类药物的应用及介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16例中重度OSAHS患者(中重度OSAHS组)和4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8-羟基脱氧鸟嘌呤,8-异前列腺素,丙二醛)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ɑ;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对其中50例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组),66例中重度OSAHS患者口服NAC治疗(NAC组),3个月后复测上述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的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重度OSAHS组患者血清中上述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②CPAP和NAC组在治疗后血清中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水平均显著下降(P<0. 05),但前者降低更加明显(P<0. 05)。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升高,CPAP和NAC治疗可对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有效干预,对机体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思力华)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重度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常规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的基础上,试验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照组则以布地奈德福莫斯特罗单药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的症状均有改善,但试验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气、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相比于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治疗,患者在血气分析、肺功能以及呼吸困难的改善上,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更好,具有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扩张是由于反复发生气道感染和炎症造成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管腔的异常扩张~([1])。免疫功能障碍是其病因之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患者症状控制有积极临床意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免疫调节治疗方面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胸腺肽是一种小分子活性多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本研究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98例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病因、临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糖尿病的特点,并对老年糖尿病的病因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老年糖尿病98例,皆为我院1995年5月~1998年3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年WHO修订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Ⅰ型1例,Ⅱ型97例;男51例,女47例;年龄55~81岁.全部病例首次就诊时确诊为糖尿病56例,确诊为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10例,脑血管病18例,眼部病变2例,周围神经病变2例、肾病及坏疽各1例.有糖尿病家族史45例.肥胖者87例,体重正常或消瘦者11例.干部和知识分子92例,工人5例,农民1例.  相似文献   
7.
范荣梅  于翠华 《山东医药》2004,44(31):72-72
传统的心衰治疗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即“强心、利尿、扩血管”(三联)治疗。现阶段新标准治疗心衰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用或不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由原来心衰的治疗禁忌变为目前的常规治疗药物。本文将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劳动时突感胸痛、气促、心悸5天,咳嗽、咯血痰,进行性呼吸困难2天入院。否认有心脏病史。查体:体温36.7℃,脉博118次/分,呼吸31次/分,血压110/50mmHg。急性重病容,呼吸急促,半坐位。双眼眉弓高突,近视。颈静脉怒张,肝颈征阳性。双肺下部中、细湿罗音。心尖搏动在左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5cm,心界扩大,心律齐,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及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ARB),较ACEI可更安全地阻断RAS系统。我们对35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 (C RP)水平变化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经CAG证实为CHD患者 (n =5 6 )的血浆C RP浓度且与CAG结果正常组 (n =36 )的血浆浓度相比较 ,分析两组间及CHD组中 (AP ,UAP ,AMI)的C RP浓度 ,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应C RP浓度的关系。结果 C RP浓度在对照组 ,AP ,UAP ,AMI组依次增高分别为 312 3± 2 19,6 172± 5 2 6 ,130 10± 10 98,15 92 7± 10 0 8μg L。CAG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 ,其C RP浓度亦依次增高 5 798± 5 2 8,76 84± 719,14 2 10±16 12 μg L。 结论 冠心病 (CHD )患者C RP浓度明显升高且随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范围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