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限内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国外为2-6,国内为4.5[1],平均发病年龄是50岁。对于脉络股恶性黑色素后的诊断,临床上常用检眼镜、巩膜达照、超声波、同位素聆32吸收试验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对某些临床不能确诊的病例,活俭虽有转移的危险,但仍可作为准确诊断的一种方法。本院于1987年曾遇到一例,活检确诊后取得病人同意作了眼球摘除,经病理检查摘除之眼球,证实了临床诊断。高XX,男,46岁。住院号13736。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闪光2月余,于1987年3月11日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眼球前后段的外伤,尤其是爆炸伤,同时可伴有眼内异物、角膜穿孔伤、角膜异物、角膜水肿、晶状体破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感染等。如先行角膜移植术,3~6个月后再行玻璃体、视网膜的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玻璃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收缩,导致严重的后  相似文献   
3.
缩短提上睑肌是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能达到生理功能和美容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该手术有较大的进展,但提上睑肌的缩短量至今尚无一致看法,而且缺少统一的标准。从1987年我们采用了以节制韧带下缘为  相似文献   
4.
自制器械的泪小管断裂吻合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惟一的方法。不成功的手术可造成终生流泪 ,而手术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关于鼻侧泪小管断端的寻找方法甚多 ,但各有其不足之处。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利用自制的寻找器械对 2 0例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施行了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2 0眼。男 18例 ,女 2例。右眼 12例 ,左眼 8例。年龄 13~ 56岁。伤后 1小时~ 3天。下泪小管完全断裂 18例 ,上、下泪小管均完全断裂 2例。探针的构造 :用 10~ 12号腰麻长针头 ,将其…  相似文献   
5.
眼内猪囊尾蚴病20例临床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030002)孟美林,范永,王瑞妹眼内猪囊尾蚴病引起眼内较重的炎性反应,有严重的玻璃体混浊以致影响眼底检查,甚至造成眼球萎缩。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87年12月共收治住院眼内囊尾蚴病2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N例,女8例,占住院病人的0.12%;右眼13例,左眼7例。发病年龄15~45岁,平均29岁,发现症状到就诊天数,最短4天,最长180天,平均69天。有食痘猪肉历史的3例,大便排出涤虫节片史1例,皮下结节5例。化验便涤虫卵阳性6例。未梢血嗜酸细胞数增高12例(60%),18份病例记载有玻璃体混浊(90%),继发性视网膜脱离11例(55%)。玻璃体内或视网膜下可见灰白色园形球状物,其周围有萤光环11例(55%)。检眼镜光照囊虫虫体蠕动18例(9o%)。临床诊断:视网膜下囊虫7眼,玻璃体囊虫12眼,视网膜下囊虫进入玻璃体中1眼。12例误诊均由基层医院转来(60%)。误诊病名有:玻璃体混浊4眼,中心性视网膜炎2眼,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出血1眼,渗出性脉络膜炎1眼,脉络膜肿物2眼,虹膜睫状体炎1眼。除4例因拒绝治疗出院外,在本院于手术治疗16眼,完整取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63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先在直肌下留置牵引线,预置环扎带,然后经巩膜排出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冷凝,环扎带下放置加压块,利用间接眼底镜观察硅胶填压块顶压裂孔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修正加压块位置.术后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中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视网膜裂孔清晰可见,通过间接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顶压位置全面,术后63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结论 改良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具有简单、方便、直视、可靠和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空心泪道探针在泪道探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永  翟金惠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48-2848
泪道探通是治疗泪道疾病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以往的泪道探通中使用的是常规实心探针,探通后需在拔出探针后再重新插入冲洗针头进行冲洗,这样既延长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假道形成的机会,同时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我们应用自制的空心探针在进行泪道探通的同时即可进行冲洗及药物的注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空心探针的制作用7号~9号腰麻长针头,切除前尖端后其头端加工成光滑的开口,并保持通畅性。2治疗方法眼局部点爱尔卡因两滴或以爱尔卡因棉片置于下泪点处片刻进行麻醉;以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点;有脓性分泌物者,先用泪道冲针头其冲…  相似文献   
8.
纸浆池内急性硫化氢中毒6例分析洪君华(浙江省遂昌县卫生防疫站,遂昌323300)范永(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某造纸厂纸机组违章作业,在搅拌机仍在运转、浆池没有排空、未经通风排毒情况下,派于某下池清洗作业。2分钟后即昏倒池内。随后在场的陈某等5人无防护...  相似文献   
9.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6眼)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眼采用巩膜环扎外加压术,12眼采用巩膜环扎术,4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中36眼放液,10眼未放液治疗。一次手术成功39眼(84.78%)。术中是否选择放液对一次成功的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影响。最终随访44眼视网膜复位,治愈率达到95.65%。术后35眼(76.09%)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术中放液或不放液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