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间双向转诊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现状。[方法]回顾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2001~2006年共有128例次参与双向转诊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区人民医院42例次(32.8%),区医院~三甲医院82例次(64.1%),三甲医院~区医院4例次(2.80%)。3种不同病种(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及合并症、脑血管疾病)在不同层次医院中的日平均费用以三甲医院最高。[结论]双向转诊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1例载距小骨畸形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系统阐述载距小骨畸形的病因、病理、诊断、解剖、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例载距小骨畸形的病史、症状、影像资料,明确诊断,行载距小骨摘除、跟距关节成形术,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开始康复锻炼;同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后肢体恢复好,无疼痛、麻木等不适,行走正常。结论 载距小骨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文献资料鲜见记载,学术界对载距小骨畸形认识尚不足,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指导意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早诊断、个体化治疗,纠正局部解剖结构和功能,尽可能恢复局部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42例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结论: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尺骨截骨延长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2005年收治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36例采用尺骨截骨延长结合挠骨头与肪骨小头吻合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均不行环状韧带重建。结果30例患者获1~4年平均2年随访。根据Mackay等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22例,良4例,差4例,优良率:86.7%。结论对于陈旧性孟氏骨折而言,术中通过尺骨截骨延长纠正尺骨短缩畸形是术后关键,同时术后4~5周拨出胧挠关节固定克氏针,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41例患者共55处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5周,无并发症发生.根据TAM评分,本组患者优2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2.7%.结论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有效,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关节,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海  隋启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40-140,14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最佳治疗经验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全部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9.5个月。按马元璋评价标准,本组优14例,良1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7.36%。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手术内固定是重要方法。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及早期正确适当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30例单手指指腹缺损,缺损面积2. 5 cm×1. 5 cm~3. 5 m×3. 0 cm,皮瓣切取面积稍大于指腹缺损面积。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皮瓣质地、弹性及手指外形良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结论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水平在手指再造术中的变化与规律,以及其对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2月在我院实行手指再造术的15例(19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治疗前后的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进行研究对比,找出凝血与纤溶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变化规律及其对手术的影响。结果:凝血与纤溶系统在手指再造术中的变化波动较为明显,机体的自我修复与防护功能大大增强。结论: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相互作用在手指再造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深入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并健全家庭病床管理,可为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增添更深层次的内涵.但据刘姿等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仍以门诊为主[1].现将成都市锦江区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建立家庭病床情况作简略分析,旨在为今后扩大服务范围、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适应广大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尖离断再植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离断平面的特点,对其血管精细吻合,修复其连续性。结果再植30例成活23例,再植指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本组指尖离断再植成活率达80%,表明指尖离断再植术式选择准确,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