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根据本实验室所用血细胞分析仪的特性,建立适合本科室血细胞分析仪复检的标准。方法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对1 050份标本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需要复检的标本有229份,真阳性标本148份,真阳性率为14.1%,假阳性标本为81份,假阳性率为7.7%。其中真阴性标本为794份,真阴性率为75.6%;假阴性标本27份,假阴性率为2.6%。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组专家认为假阴性率5.0%是保证患者检测结果可靠的最大可接受范围,复检率为21.8%。不同类别的报警提示分组中,细胞形态结果异常的假阳性率最高,达45.7%。对于仪器有这些警示项时,应涂片镜检。结论本科室制定的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及标准符合要求。提高了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户口所在地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将取消强制婚前检查之前后的发生率作对比,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工作手册》要求,利用我区妇幼三级网络进行诊断监测。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高,婚前医学检查率的下降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加大健康教育宣教的力度,提倡婚前医学检查,稳步提升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喃氟啶(Ftorafur,FT-207)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在体内经代谢,缓慢释出5-氟尿嘧啶,故具有长效低毒等优点。 FT-207的合成见于国外专利报道,主要由1,3-双(三甲基硅烷氧基)-5-氟尿嘧啶(3)与2-卤代或2-烷氧基四氢呋喃经过缩合、醇解和水解反应制备。其中2-氯四氢呋喃(4)是在  相似文献   
4.
对ICU病房3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d depacia,BC)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体感染,是引起囊性纤维化(CF)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由于BC对许多抗菌药物耐药,要根除病人的感染就很困难,细菌的正确鉴定对于临床上做出正确诊断及指导用药非常必要.为此,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ICU病房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的39株BC(无重复菌株)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者,女,47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发现宫颈肿物10余天于2012年2月15日入院,拟诊宫颈赘生物,择日手术。入院查体无殊,16日术前检查,白细胞(WBC):7.2×109/L,红细胞(RBC):4.3×1012/L,血红蛋白(Hb):135g/L,血小板计数(PLT):15×109/L,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及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S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类和动物的皮肤、黏膜表面,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等毒力因子,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肺炎、心包炎等疾病,也可引起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SA引起的感染日益上升,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出现,给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27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调查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李珺  陈金云  范国萍 《疾病监测》2013,28(12):992-995
目的 分析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分布、耐药情况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法国ATB细菌仪鉴定菌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按照CLSI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情况。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出 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为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65.8%,其次为脓液,占14.2%。以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和骨科为多见。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共检出108株,D试验阳性率为 65.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脓液。对各种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发生率很高。应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常规检测D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范国萍  闫新慧 《陕西中医》2019,(8):1025-1028
目的:观察通络养心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高缺血风险行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且术后合并高缺血风险的96例AMI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PCI术后采取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络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与第4周时的血小板抑制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统计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4周时两组AA途径、ADP受体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均较第1周时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及观察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LVESD、LVEDD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GQOL-I274量表评价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中因冠心病再入院率、支架内再狭窄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养心汤能够提高急性心梗术后高缺血风险患者行双抗血小板治疗的血小板抑制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耐率逐年上升,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菌的分布都有差异。因此,了解本院某一病区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菌种、构成比及耐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为此,笔者对本院成人ICU病区一年的细菌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00%,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我们研究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