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和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之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溶栓治疗更具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心肌酶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原代细胞培养就是将取得的肿瘤组织或细胞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通过原代培养获得的肿瘤细胞可为日益深入的肿瘤研究及治疗提供充足有效的细胞来源.乳腺癌的原代培养成功率低,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但我们相信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其仍然可能成为乳腺癌肿瘤在体外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4.
云耀峰  梁润  郝灵芳  苍宏宇  常青 《西部医学》2018,30(12):1801-1804+1809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 221、miR 222、miR 197和miR 346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8月行甲状腺手术的40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各20例)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术中取材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后转入-70℃保存。采用定量RT PCR检测miR 221、miR 222、miR 197和miR 346在相应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甲状腺癌,miR 221与miR 22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最大肿瘤灶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相关(P<005);miR 197和miR 346的表达在20例甲状腺滤泡癌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乳头状癌组织中未见显著变化(P>005)。miR 221与miR 222在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表达量变化均不明显(P>005);但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iR 197和miR 346在相应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miR 197和miR 346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在20例滤泡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NA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预警分子,为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恶性肿瘤原代细胞培养进行规范化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3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纯化。采用MTT比色法规范化检测12种肿瘤化疗药物对人恶性肿瘤原代细胞培养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紫杉醇、多西他赛对胃癌和结直肠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均为77.78%,而对乳腺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为88.89%;阿霉素对结直肠癌、胃癌以及乳腺癌原代培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66.67%、55.56%、55.56%;表阿霉素依次为77.78%、77.78%、66.67%;环磷酰胺和顺铂依次为66.67%、88.89%、77.78%;卡铂依次为55.56%、77.78%、77.78%;奥沙利铂依次为77.78%、88.89%、88.89%;氟尿嘧啶依次为77.78%、66.67%、55.56%;吉西他滨依次为66.67%、77.78%、66.67%;长春瑞滨依次为77.78%、66.67%、66.67%;依托泊苷依次为66.67%、77.78%、77.78%。结论MTT法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急性胸痛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高危胸痛患者和排除中低危胸痛患者,规范急性胸痛诊疗流程,及时提高高危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水平,降低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近2年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其中有645例危重患者,对所有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急诊抢救和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排除中低危急性胸痛患者后,急性高危胸痛的危险因素有发病史、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高龄、胸痛危重程度等,男性发病率高.结论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对高危胸痛的患者早期正确诊断、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急诊抢救水平、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