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和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戈壁啮齿动物与媒介蚤的分布、生境、种类。方法在戈壁荒漠生境内捕获鼠种,调查洞群平均鼠数、鼠种的分布,梳检鼠体蚤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夹捕法捕获鼠210只,有大沙鼠、子午沙鼠、红尾沙鼠和柽柳沙鼠;洞群覆盖率为10.8%,洞群密度为8.4洞群/hm^2,有鼠洞群平均鼠为0.5只/洞;鼠群栖息率为92.7%,有鼠洞群密度为7.8只/hm^2,平均鼠密度为3.9/hm^2;染蚤鼠149只,获蚤数为3 464只,染蚤率为70.92%,其中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占总数的49.3%;血清学监测210份,其中5份血清阳性。说明调查区域内近期发生过沙土鼠鼠间鼠疫流行。结论初步掌握戈壁荒漠鼠类、蚤种,为开展类似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长期系统的调查鼠密度和血清学检测,对杜绝人间鼠疫暴发有着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7-2009年连续3年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戈壁荒漠进行了啮齿动物鼠疫疫情监测。3年共检出阳性血清36份,2009年5月11日在该区域发现1只自毙的三趾毛脚跳,经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实验室细菌学确诊为鼠疫菌致死动物,系新疆首次从三趾毛脚跳鼠中分离出鼠疫菌。2009年8月中国疾控中心中疾控鼠布[2009]9号文件正式确认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新的疫源地县(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总面积12 000 km2,南北宽约153 km,东西最长约190 km,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坡度12 ‰~15 ‰,海拔680~920 m.全市辖9区1县(包括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口约230万.199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动员大会以来,乌鲁木齐市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安排下逐步推广并基本普及了加碘盐,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巩固成绩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加碘盐的普及率得到新的提高,现对1997~2004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市碘缺乏病病情的动态变化,评价食盐加碘防治效果,为今后本市制订防治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DD监测方案》要求,在本市抽取29所小学校进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全市总的知晓率为88.94%,采集居民盐样2 350份,其中合格碘盐2 344份,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74%。学生尿碘监测数据20~50μg/L的4人,占0.43%,<100μg/L的74人,占7.91%。结论本次评估调查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9.74%、儿童尿碘水平中位数264.55μg/L、健康教育知识问卷知晓率为88.94%,从这3项指标来看乌鲁木齐市已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戈壁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本地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在戈壁荒漠生境内捕夜行鼠,进行鼠密度、鼠体蚤调查,实验室进行鼠疫四步检验。结果居民区和荒漠区过渡地带布夜行夹200夹次,捕鼠17只。其中三趾跳鼠11只,占61.1%,为主要鼠种,柽柳沙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各3只,占17.6%,红尾沙鼠1只,占5.9%,从自毙三趾跳鼠及柽柳沙鼠体外寄生蚤同行客蚤各分离出鼠疫菌1株。结论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啮齿动物在该区域均有分布,而三趾跳鼠是参与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鼠种。  相似文献   
6.
地方病指局限在某些地域发生的疾病。本文仅对乌鲁木齐市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布病、鼠疫的防治策略进行探讨。根据目前乌鲁木齐市这几种地方病病情的状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要求,提出下一阶段乌鲁木齐市地方病的防治目标、防治策略,供卫生决策部门和同仁们参考。1地方病病情状况1.1碘缺乏病:从1999,2002,2004年全市性的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对比,发现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50ug/L的分别是7.3%,5.3%,5.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是12.4%,7.8%和8.7%,若以触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