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近年来认为CD4 +T细胞即T辅助细胞 (Th)及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物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1〕。本研究通过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干扰素 γ(IFN γ)表达的检测 ,探索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 实验对象SD大鼠 32只 (近交系 ,清洁级动物 ) ,雌雄各半 ,体重 16 0~ 180 g ,由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和代养。1.2 主要仪器及试剂5 5 0酶标仪 (美国 ) ,15 75洗板机 (美国 ) ,可调移液器 (芬兰 ) ,恒温箱 (上海 ) ,离心机 (上海 )。rat IFN γ、IL 4 (ELISA)试剂盒 (美…  相似文献   
2.
徐仁宗  臧朝平 《中医杂志》1997,38(5):278-278
何某某,男,57岁。喉癌放疗后声嘶、咳嗽3月,门诊检查发现喉部新生物,颈部右侧有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5cm,质硬,活检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Ⅱ级,于1994年3月31日收治入院。入院后因呼吸困难于4月1日行气管切开术。4月28日在全麻下作全喉切除与右颈淋巴结廓清术。但第二天即出现持续高热(38~39℃),血白细胞14.8×10~9/L,伤口红肿,气管插管处较多渗液,周围有坏死物与脓性分泌物,涂片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PV57在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病变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0个,分别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和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标本的HPV相关DNA序列扩增,计算其阳性率;另取10个慢性鼻窦炎病变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及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60个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标本经HPVL1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均为阴性。经HPV57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有47个(78.3%)为阳性。10个慢性鼻窦炎标本DNA模板均未能扩增出DNA片断。结论:HPV57型感染可能在I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消瘤汤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与恶变的抑制作用及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服消瘤汤半年,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均随访8个月以上,观察病变复发和恶变情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半年,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观察消瘤汤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复发2例(2/30,6.7%),对照组复发8例(8/28,28.6%,其中3例存在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检测结果比较,治疗组的CD3^+、CD4^+T细胞及NK细胞比例升高,CD8^+T细胞比例降低,对照组的CD3^+、CD4^+T细胞及NK细胞比例均降低,而CD8^+T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消瘤汤可降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并通过改善宿主细胞免疫功能而起到抑制其复发与恶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动物攻击性行为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玩具对小鼠福利的影响.方法 60 只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只,实验组放置动物玩具,对照组不放置,在 7d 内每天观察记录小鼠受到攻击的伤害程度和攻击数,分析比较第 4、7 天小鼠受到攻击的伤害程度及攻击数,计算第 4、7 天实验组相对对照组的攻击风险系数.结果 第4 、7 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3/30)、30%(9/30)的小鼠在尾巴、耳朵、身体背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第4、7天对照组小鼠受到的攻击风险系数分别是实验组的2.8倍和3.9倍.结论 实验动物玩具对小鼠攻击性行为引起的伤害具有一定的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6.
罗寄勤  臧朝平 《上海医学》2005,28(8):714-714
鼻衄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顽固性鼻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射频结合明胶海绵及可吸收止血纱布(商品名为Sergecel)填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2 9例中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者 15例 (鼻内窥镜组 ) ,经鼻侧切开手术者 14例 (鼻侧切开组 ) ,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1.8年。并发症 :鼻内窥镜组 (1例 )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 (5例 ) ,P <0 .0 1;住院时间 :鼻内窥镜组 (13.1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 (2 0 .4d) ,P <0 .0 1;术中出血量 (Ⅰ~Ⅱ级 ) :鼻内窥镜组 (17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 (5 2 5ml) ,P <0 .0 1。结论 :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对Ⅲ~Ⅳ级病例 ,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 ,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张重华教授是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中医主任医师。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后又在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中医共五年  相似文献   
9.
机体可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蛋白或病毒样粒子产生抗体,表皮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对病毒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而机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要经过识别和效应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通过几个可能的机制逃逸机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成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待行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糖精清除率法检测正常状态、鼻腔生理盐水喷雾和高渗盐水喷雾后糖精清除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慢性鼻窦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9.62 min,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冲洗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分别为17.74 min和13.22 min。与冲洗前相比,生理盐水未明显加快糖精清除速度(P>0.05),而高渗盐水冲洗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缩短6.4 min。结论:高渗盐水可使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黏膜清除时间缩短,促进黏膜的清除功能。等渗生理盐水对黏膜清除时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