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干眼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d,治疗前、后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观察眼部症状及结膜充血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48/50)和8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UT高于对照组(P<0.05),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眼部症状及结膜充血,逆转干眼症的病程进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干眼症治疗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眼睑松弛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各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眼睑松弛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44例,行眼睑松弛度检查,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快速动眼期(REM)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数、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等参数.随机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做体检,无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问题,且既往无眼病史的正常人100名作为对照.OSAHS与正常对照组眼睑松弛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与无眼睑松弛者相关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眼睑松弛与A HI及BMI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44例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27例(61%),高于正常对照组(7%)(x2=5.007,P<0.01).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的AHI为(54.5±21.0)次/h,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31.1±21.9)次/h(t=3.229,P=0.036) 眼睑松弛者的BMI为(29.7±4.8)kg/m2,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25.3±3.5)kg/m2(t=3.556,P=0.006).眼睑松弛与AHI及BMI成正相关(r=0.494、0.447,P<0.05),而与REM及SaO2<90%的时间等参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睑松弛多见于OSAHS患者,高的BMI和AHI是眼睑松弛的危险因素,提示肥胖和低通气可能是眼睑松弛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州眼科医院2013年1—6月收治的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眼干眼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双眼自身对照比较,每例随机选取一眼入治疗组40眼,另一眼入对照组,对照组40眼给予抗眼疲劳滴眼液,观察组4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1滴/次,5~6次/d,两组均治疗14d,记录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 I)、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荧光素染色,询问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使用DICON-CT200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地形图参数(SRI、SAI、PV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升高,SRI、S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高于对照组,SRI、SA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表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及主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表面光滑度,改善眼睛刺激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眼睑松弛综合征(Floppy eyelid syndrome,FES)是一种近年才被认识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肥胖的中年男性,表现为上睑松弛,容易翻起,有慢性眼部刺激症状及乳头性结膜炎。眼睑是主要受影响的组织,结膜、角膜也经常有受累,局部治疗效果差,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本文对FES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角膜内皮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9例91眼,按晶状体核密度分为两组,其中Ⅲ级以下核(包括Ⅲ级核)43眼,Ⅲ级以上核48眼。在术前及术后3d时,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其中央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CD值)及角膜内皮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CD值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Ⅲ级核以下(包括III级核)CD值下降6%,Ⅲ级核以上CD值下降13%。CD值随着晶状体核硬度上升,呈现下降趋势。术后细胞形态也发生改变,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V)值则增高,Ⅲ级核以下(包括Ⅲ级核)内皮细胞面积平均值及CV值变化均小于III级核以上。结论:老年患者角膜内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产生的损伤敏感,术前应将角膜内皮细胞镜作为常规检查,术中术者可根据患者核硬度随时调整能量和负压的参数组合,尽可能降低超声能量,缩短超声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角膜内皮的正常功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