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钴辐射降低海产食品中亚硝胺及前体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钻辐照能有效地降低食品中亚硝胺及亚硝酸盐含量。虾皮含54.6ppb NDMA,经~(60)钻照射10和20 kGy后,NDMA分别减少83.9%和96.6%。其作用在水溶液中优于食品样。亚硝胺的主要降解产物是相应的胺和亚硝酸,降解后无重合成现象。水分可以影响辐射破坏亚硝胺。~(60)钻辐射对硝酸盐无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1964年挪威鲱鱼粉中二甲基亚硝胺导致牛羊急性中毒死亡后,食品中的亚硝胺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调查。许多动物实验已证明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物,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均可诱发出动物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提示某些地区某些肿瘤发病率高可能与亚硝胺或其前体物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减少食品中的亚硝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阻断食品中亚硝胺合成,改进食品加工方法及消除食品中已形成的亚硝胺等。本文将这些研究近况作一介绍。一、阻断食品中亚硝胺的合成亚硝胺主要存在于一些加硝肉制品、海味、发酵食品中,是由食品中存在的前体物——亚  相似文献   
4.
余甘果汁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外的合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5.
N-亚硝基化合物(NOC)系包括一类能使各种动物和器官组织致癌的化合物。许多因素,如 pH、前体物量、胺类的硷性、催化剂或抑制剂的存在,均能影响 N-亚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豆类是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干豆中蛋白质和多肽约占20~40%。其蛋白质可能是优质的,但由于含血凝素、蛋白酶抑制物、蚕豆病因子、生物硷及毒氨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豆子是不能食用的。除了组成植物蛋白的20种氨基酸外,豆类还有一些游离的特殊氨基酸,通过饲喂或其他途径给动物,其中有些是有毒的。一、毒氨基酸 (一)豆类的游离毒氨基酸及衍生物自从1944年纸层析应用于检测以来,文献已介绍了一百多种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s)。这些新发现的氨基酸已被分离、提纯,并确定了结构。但多数的功能和作用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的 N—亚硝胺及其前体物亚硝酸盐与人类肿瘤有一定关系。国外一些调查认为鱼类、肉类制品、酒类和发酵食品可能含亚硝胺较高,其中鱼类和肉类食品中亚硝胺的形成与使用亚硝酸盐和食盐腌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肺癌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1位,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死亡率已显著降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作为对治疗有显著反应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基因型,发展至今已有三代针对其靶位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ALK-TKIs),新一代的ALK-TKIs比上一代具有更为广泛的作用位点覆盖范围及更强的药物组织穿透能力。发展前路可观,但仍无法规避耐药问题,随着多种ALK抑制剂应用及联合治疗的选择增多,新的耐药后突变、复合突变以及其他多种耐药机制已逐渐被关注。与此同时,相关早期诊断及预后标志物也被发掘证实。NSCLC耐药机制及检测手段在不断更新,治疗以基于基因依赖性的个体化治疗为主,以期通过对多种耐药方式的介入,使得NSCLC逐渐转变为慢性病。本文归纳介绍了ALK抑制剂应用于NSCLC的现状及耐药机制,耐药后治疗策略及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进展,旨在为ALK阳性NSCLC的诊治及耐药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N-亚硝胺是一类致癌性物质,能引起多种动物各种器官组织的肿瘤。大量的实验证明某些食品中存在一定量的亚硝胺,人类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接触这些致癌物。但迄今尚未得到 N-亚硝胺与人的肿瘤发病的直接证据,需做大量的研究来证实。鉴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大蒜阻断亚硝胺的化学合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大蒜提取液在pH3.15—3.35、37℃的条件下,能明显阻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和二丁基亚硝胺的化学合成。其阻断机理在于大蒜中的有效成分能消除溶液中的N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