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是CIN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必要条件。然而,大多数HPV感染是暂时的,只有少数感染持续存在并进展为CIN和宫颈癌。HPV感染  相似文献   
2.
胡秀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47-144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正确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36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停经史。20例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2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其余患者由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全身和/或局部应用个体化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βHCG值至正常。结论:超声是诊断CSP的简便、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秀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29-163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2006-2012年20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中85例行阴道试产,5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8.2%,再次剖宫产148例,剖宫产率71.8%。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糖尿病89例中,应用饮食控制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死亡胎儿8例,发病6例,产后绝大多数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无酮症发生。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秀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37-1338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相关因素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选取我院晚期妊娠羊水过少18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86例羊水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羊水过少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脐绕颈,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及剖宫产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期内不能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