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ICPP女童用GnRH-A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末观察第二性征、生长速率(GV),B超检查子宫、卵巢大小,X线片推断骨龄(BA),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激发试验以及预测成人终身高(PA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乳房退缩,子宫、卵巢容积缩小,LHRH激发试验显示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值和峰值均显著降低,E2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骨龄进展缓慢,BA/CA(实际年龄)比值下降,预测成人终身高提高。结论GnRH-A能有效地抑制性征发育和骨龄增长,并改善预测成人终身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营养、喂养相关并发症、血浆胃泌素(GAS)、胰岛素(INS)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7例需经间断鼻胃管喂养(INGF)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NNS组和无非营养性吸吮组(N-NNS),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2周的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AS、INS和SS的水平.结果 NNS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5±3.1 d较N-NNS组11.0±3.0 d显著缩短(P<0.05);1周、2周时体重、头围、和身长的变化无差异(均P>0.05);NNS组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11.9±5.5d较N-NNS组15.6±5.3 d明显缩短(P<0.05);NNS组鼻胃管留置时间12±9 d较N-NNS组16±12 d缩短4天,但差异无显著性(p>.05);NNS组胃残留的发生率(16.7%)较N-NNS组(57.9%)减少(P<0.05).早产儿喂奶后1,2周GAS水平NNS组为117.6±36.5 ng/L、180.9±35.5 ng/L高于N-NNS组94.2±28.9 ng/L、159.1±30.2 ng/L;INS水平NNS组为35.6±9.6 μU/ml、49.0±16.2 μU/ml高于N-NNS组28.5±8.7 μU/ml、38.7±12.1 μU/ml;而SS水平NNS组为389.2±130.3 pg/ml517.6±140.9 pg/ml低于NNNS组490.7±150.9pg/ml、650.4±160.5 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NNS能促进GAS和INS的分泌,抑制SS的分泌,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道的继续发育,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方法对112例矮小症儿童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GHO)25例,占22.3%;家族性矮小20例,占17.9%;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15例,占13.4%;特发性矮小14例,占12.5%;余为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宫内发育迟缓、Turner综合征等引起的矮小症。结论内分泌异常仍然是儿童矮小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其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为探讨腹泻患儿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分泌变化,我们观察了31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血清及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婴幼儿腹泻患儿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2岁。所有病例均为急性起病,病程≤72h,排黄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伴轻至中度脱水,大便镜检阴性或仅少许脂肪球;大便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体阳性25例(81%)。12 标本采集 患儿第一次标本采集于入院后当天即抽取静脉血2ml,分离出血清,同…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6例重度HIE加用纳络酮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的24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纳络酮可使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明显缩短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消失时间,并提高其存活率。结论纳络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用法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川崎病(KD)患儿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A组为IVIC-1g/kg单次静脉输注;B组为IVIG 0.4g/kg.d,连用4~5d。对比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和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川崎病发病10d内IVIG 1g/kg和0.4g/kg.d连用4~5d均能有效预防CAD的发生;急性期临床症状缓解方面:IVIG 1g/kg组明显优于IVIG 0.4g/kg.d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VIG 1g/kg单次静脉输注为治疗小儿川崎病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院的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江门市医保总额预付制对某大型三甲医院运行情况的影响,介绍了该院采取多部门联动医保管理、抓好用药耗材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日间手术和借助医联体提高转诊效率等做法,为改进医院医保管理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6例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男6例,女30例,其中<8岁4例,8~11岁26例,>11岁6例;误诊3例;全部病例予口服甲硫咪唑(他巴唑)治疗,33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临近青春期及进入青春期后发病较多,有时易引起临床误诊,抗甲状腺药物是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1年1月—2002年3月应用喘乐宁和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联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临床诊断为婴幼儿哮喘的住院患儿102例,其诊断标准参照文献。男57例,女45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ICPP女童用GnRH—A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末观察第二性征、生长速率(GV),B超检查子宫、卵巢大小,X线片推断骨龄(BA),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激发试验以及预测成人终身高(PA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乳房退缩,子宫、卵巢容积缩小,LHRH激发试验显示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值和峰值均显著降低,E2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骨龄进展缓慢,BA/CA(实际年龄)比值下降,预测成人终身高提高。结论GnRH—A能有效地抑制性征发育和骨龄增长,并改善预测成人终身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