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 (Ⅱ组 ,n =2 0 )。于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分别描记心电图 ;并记录术前 (T1)、硬膜外平面固定后 (T2 )、气管插管后 2min(T3 )、切皮时 (T4)、进胸探查 (T5)、进胸后 3 0min(T6)、进胸后 60min(T7)、关胸后 2 0min(T8)记录监测指标SBP、DBP、MAP、HR、ECG、SpO2 、ETCO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ST T段的改变。结果 :两组心电图ST T段 :组Ⅰ完全改善 10例 ,轻度改善 7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17例 ,总有效率(85 % ) ,无效率 (15 % ) ;组Ⅱ完全改善 1例 ,轻度改善 6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3 5 % ) ,无效率(65 % )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流动力学指标 :Ⅰ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低于Ⅱ组 (P <0 0 5或P <0 0 1) ,Ⅱ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高于麻醉前 (P <0 0 5 )。Ⅰ组在麻醉平面固定后 (T2 )与T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T4、T5、T6、T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降低 (P <0 0 5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形成吉林省红、白车轴草异黄酮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进行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有效成分对比分析和研究。方法用乙醇提取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有效成分,采用溶剂纯化法精制异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车轴草属植物含有刺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等,其中刺芒柄花素在车轴草属植物各部位含量丰富均衡,色谱分析结果稳定,可作为吉林省野生车轴草异黄酮成分分析标准品。结论吉林省野生红车轴草药用植物中所含异黄酮种类丰富,白车轴草中含有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等异黄酮成分,研究结果有望为我省长白山地区野生车轴草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pH、SaO2、PaO2均低于对照组,PaC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WBC计数、N、CRP、ES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患者病情诊断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病态肥胖患者腔镜胃旁路手术麻醉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关系。
方法观察40 例BMI为35~50 kg/m2,在腔镜下行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记录在全麻插管后气腹前、气腹30 min,气腹
60 min,气腹120 min,放气后30 min,放气后60 min等不同时间点PaCO2和Pet-CO2的值,比较PaCO2和Pet-CO2的值及其相关
性。结果各时间点的Pet-CO2值均低于PaCO2值,在气腹前、气腹时和气腹放气后3种不同的机体状态下PaCO2和Pet-CO2呈密
切正相关(P<0.05),在16 mmHg中等压力CO2气腹状态下,气腹后30、60、120 min 3个时间点PaCO2和Pet-CO2的相关性与气腹
前、气腹放气后PaCO2和Pet-CO2的相关性的r值有差别。
结论病态肥胖患者在中等CO2气腹压,腹腔镜辅助行胃旁路手术中PaCO2和Pet-CO2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更好地为临床结核病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44株,其中耐药株34株、敏感株10株,耐药率77.3%。结论本地区结核耐药菌已普遍存在并已出现耐多药菌株,应重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结核病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机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监测25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浆TNF-α的浓度,根据手术后肾功能情况将25例肾移植患者分肾功能稳定组为A组18例、急性排斥组为B组7例,将A组和B组所测的TNF-α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TNF-α显著高于术后稳定组(P<0.01),排斥组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冲击有效时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浆TNF-α的测定可作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也是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麻醉和手术、输血,对血浆TNF-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心肌梗塞(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分析3 0例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术后1 8例(6 0%)发生心肌缺血,其中16例(89%)发生在术后1~3天,1 0例(62.5%)无临床表现.(2)8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5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均发生术后心肌缺血.(3)发生术后心肌不良事件6例(2 0%).(4)MI距手术时间<3个月患者中,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心肌梗塞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再次心梗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塞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对儿茶酚胺的干预效果。 方法:①选取2005—05/2006—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Doll’s法分为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单纯颈丛阻滞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病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患者分别于双侧“内关”、“合谷”穴皮肤消毒后刺入银针,直到有明显“得气”感觉,接上电刺激仪连续高频密波刺激(60Hz,1~2mA,20V),以能耐受无特殊不适为度,观察约10min后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单纯颈丛阻滞组不给予电针刺激,只以同法行颈丛阻滞。③分别于麻醉前(t1)、双侧颈丛阻滞后5min(t2)、切开皮肤(t3)、剥离甲状腺(t4)、缝皮前(t5)、缝皮后5min(曲各时间点记录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手指血氧饱和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术中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及镇静与紧张程度(0分=轻松舒适,10分=紧张不适)进行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实验选取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有1例患者因冰冻切片为甲状腺癌需行扩大根治术改全身麻醉而剔除。①围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指标-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单纯颈丛阻滞组肾上腺素浓度在剥离甲状腺、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于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5)。②围术期各项循环指标检测结果: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比较稳定,而单纯颈丛阻滞组波动明显,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缝皮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颈丛阻滞组心率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时间点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1);两组手指血氧饱和度基本相似俨〉0.05)。③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结果: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评分、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P〈0.01)。④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明显低于单纯颈丛阻滞组俨〈0.05)。 结论:电针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较单纯颈丛阻滞效果更好,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镇痛,对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B组)两组.A组术毕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B组于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行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复合静脉PCA.比较两组在术后6、12、24、48 h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同时记录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麻醉前和术后6、24和48 h的血浆ET水平.结果 ①B组在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且在术后各时间点的BC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5).②B组在术后6、12、24、48 h的MAP及HR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③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的嗜睡发生率增高,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SpO2<95%)发生率有减少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两组在术后6 h的血浆ET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值均<0.05),B组在术后6、24、48 h的血浆ET值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高血压病患者术后ET释放,使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