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②方法 对25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251例患者中,现场建立人工气道131例(52.19%),降颅压治疗164例(65.34%),药物调控血压89例(35.46%),镇静治疗51例(20.32%);238例(94.82%)安全接送入院进一步抢救及接受后期治疗,死亡13例(5.18%).④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早期诊断救治、安全转送是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建立的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措施。方法从早期急救措施,中期急救措施,后期急救措施的综合实施,急诊科建立了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措施。结果救治严重多发伤82例。其中43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9例在急救中心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7例。结论在急诊科建立一套对严重多发伤完善的能指导工作的救治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8例,治愈3例,死亡5例。结合文献复习人其发同理和诊断标准。提出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早期应用肾血管经物是防治ARF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理ARF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8例,治愈3例,死亡5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标准。提出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早期应用肾血管扩张药物是防治ARF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理ARF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百色市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伤害的急救与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院前急救及到本中心就诊的4816例急诊伤害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2.15∶1,21~50岁占63.73%。伤害类型:前五位依次为交通伤(40.34%),斗殴伤(21.20%),工业外伤(11.73%),中毒(9.55%),烧烫伤(7.81%)。伤害占同期急诊总量的12.79%,伤害病死率为1.39%,伤害死因占前三位的是交通伤、斗殴伤、中毒。伤害的高发时间和地点:交通伤及斗殴伤发生的时间以每日18:00~24:00发生最多,占45.75%;伤害发生地点前三位依次为道路、公共娱乐场所、施工工地。结论百色市急诊伤害病死率高,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致伤、致死因素为交通伤、斗殴伤、中毒、工业外伤。伤害的急救和预防是今后急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晕厥是急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多样,如果急诊医生能及时找出晕厥的病因,这将对诊治的经过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我科于2002年3月-2006年3月共诊治了71例患者,经综合询问病史及发病特点,体格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达到了及时找出病因及诊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心肺脑复苏中治疗性低温疗法的进展作综述,总结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谱构成梯次及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135例急救病人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2.23∶1,20~49岁占57.03%;院前急救病种排在前6位的是交通伤、意外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消化系疾病;院前死因前5位的是交通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意外伤;大型事件中以重大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暴力伤、群体中毒为多见。结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院前急救的干预方法,为该病的急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接受干预方法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未接受干预方法的7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检测所有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转运到达医院的平均体温(38.9±0.2)℃、血压(88.5±1.5)/(68.3±3.5)mm Hg、心率(160.9±43.4)次/min、呼吸频率(55.7±11.1)次/min和血氧饱和度(92.2±8.4)%,与转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转运到达医院的上述参数,均显著高于转运前(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有2例发展为危重型,无死亡,对照组有21例发展为危重型,2例死亡.结论 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在转运途中应用甲泼尼龙、甘露醇和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干预对防止发展为危重型手足口病,减少患儿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