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24个月,术后腰椎JOA评分22~29分,平均26分,治疗后评分改善优良率达86.7%。Denis腰痛分级评分:P1 36例(46%),P2 24例(30%),P3 19例(24%)。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肩锁关节损伤合并盂肱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及预后,分析讨论出现各种合并症的原因。 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集了共52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分别记录肩锁关节损伤Rockwood分型,受伤机制,术前和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Constant评分。 结果52例患者中,合并损伤占总数32.69%,其中11例患者进行了额外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盂肱关节合并伤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Constant评分没有明显好于未额外手术治疗的合并症患者(P>0.05)。 结论治疗肩锁关节的同时,仔细查验是否存在合并伤,并及时针对合并伤进行手术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2月,本组应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6例。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术中发现肘内、外侧副韧带均有撕裂。按照McKee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0 d,之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亦复位良好,未见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9周);2例患者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2例患者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最后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9±12)°,前臂旋转活动度(97±15)°,未发现肘关节僵硬、复发性脱位以及桡神经损伤症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价,其中优2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由于伴发损伤多,导致肘关节的严重不稳;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同时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11月-2008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26例。结果术后随访22例,随访时间6~24月,平均28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局部无压痛、叩痛及纵向叩击痛,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结论交锁髓内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髓内钉对骨折旋转和分离移位控制不佳的缺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断裂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 ligament,PCL)及修复膝关节内部结构,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6年8月,收治24例膝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重建ACL和PCL,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ligament,LCL)和其他膝关节损伤结构.男19例,女5例;年龄20~69岁,平均42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11例,右膝13例.于伤后4h~6个月入院.ACL、PCL、MCL及LCL损伤8例,ACL、PCL及MCL损伤12例,ACL、PCL及LCL损伤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1例,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7例.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Lysholm评分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1~36个月,平均25个月.4例出现轻微关节僵硬,3例出现轻微关节疼痛,均未作特殊处理.11例(45.8%)运动功能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13例(54.2%)显著改善,不需要辅助独立行走.24例Lachman试验、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及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5 mm.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感觉运动恢复良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1.8 ±4.3)分,术后(87.0±6.0)分:关节活动范围术前(87.5±12.5).术后(125.0 ±9.2)°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脱位后关节镜下重建ACL、PCL和修复其他膝关节结构是治疗膝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28个间盘,L4~5椎间盘10例,L5S1椎间盘18例,用18G、20G的射频穿刺针2~3枚在X光定位下穿刺至脱垂的椎间盘组织内,引入电极行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治疗温度:42℃~70℃,治疗周期,每个周期120 s,每个间盘2~4周期,术后给预防感染、脱水、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28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参照改良Macnab方法评价标准判定:优12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对于脱垂的椎间盘组织的消融,术中准确的影像定位,治疗温度自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可控,消融范围可控,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对膝关节本 体感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 部撕裂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 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国际膝关 节评分委员会 (IKDC) 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接受1年随 访,比较两组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的差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 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15°、45°及75°时的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差值的差值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分别为0.00%和13.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治疗膝 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膝关节本体感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GEO数据库对未分化甲状腺癌基因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基因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为深入了解未分化甲状腺癌免疫相关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检索有关ATC的芯片,根据样本数量及芯片类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芯片,借助R语言软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筛选ATC中差异表达的lncRNA,构建LncRNA-miRNA-mRNA网络图,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PPI)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同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对22种免疫细胞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Coremine Medical进行治疗中药预测。结果 经检索GEO数据库找到编码为GSE65144的基因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LncRNA差异基因127个,其中上调基因51个,下调基因76个,并对差异基因绘制ceRNA网络;将得出的LncRNA进行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20个,排名靠前的有MYC、JUN、EGLN3、KIF23、YWHAH。GO富集分析显示其参与了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细...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达到惊人的5.37亿。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这一数字将分别增加到5.8亿和7亿[1,2]。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2021年每7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腱-骨愈合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影响腱-骨愈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移植物的固定方式、骨的性质、应力刺激以及移植肌腱与隧道的匹配关系等,促进腱-骨愈合的方法主要包括生长因子、金属蛋白酶阻断剂、骨保护素等试剂和间充质干细胞、物理方法的运用。目前在促进腱-骨愈合方面已探索出一些较有潜力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或者牵涉到复杂的实验室技术,在进入临床应用之前,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