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姑息治疗肾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共22例病历,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进入肾动脉,造影后施动脉栓塞治疗。结果:22例病历中,经肾动脉造影观察有20例取得满意疗效,2例因肿瘤血供少行经皮肾肿瘤穿刺硬化治疗。结论: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恶性肿瘤方法可行,是肾脏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卵巢囊肿是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上,包括传统妇科手术和各类微创手术。随着影像介入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微创介入治疗卵巢囊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但就目前微创治疗卵巢囊肿,CT引导、B超引导下都是前入路穿刺治疗,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卵巢囊肿相当一部分位于子宫后方,靠近后盆壁,这样经前壁穿刺的路径长,经过的脏器多势必损伤大,加之囊肿比较靠下时受耻骨联合的影响穿刺点不能到达囊肿的最低点,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狭窄及梗阻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及梗阻性病变患者中,5例为动脉粥样硬化,4例大动脉炎。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2例,完全闭塞7例,均成功的置入血管内支架治疗。结果9例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均获成功,有5例置入Wallstent支架,4例置入Palmaz支架。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双上肢平均动脉压差降低至2.0kPa,介入治疗后,血管恢复通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介入治疗成功者随访6~18个月,无1例发生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狭窄梗阻性病变,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间断性吞咽困难近20年,近1周来吞咽困难加重,目前仅能进食全流食。查体:意识清,营养良好,基础体征正常,门诊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透点片示进食后,后纵隔食管区食管扩张似胃改变,井有大量食物端留。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数字化X线机透视下应用XK20型肠套叠整复仪高压诊治儿肠套叠探讨小儿肠套叠整复仪高压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准确选择适应症,提高整复后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高压冲击和低压诊断逐步升压整复技术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400例肠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治疗资料.结果 400例患者中仅5例未能复位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一位术后证实为回盲瓣憩室.临床表现:腹痛、腹部包块、哭闹、果酱便.结论 小儿肠套叠的诊治,临床上一直没有敏感有效的好办法,该种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诊治技术,这种方法集诊断与治疗于一身,为外科手术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数字化X线机应用XK20型肠套叠整复仪高压整复技术对小儿肠套叠无手术创伤,见效快,疗效确切,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一次高压冲击治疗时间短,比老式肠套叠复位机整复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3岁,间断性吞咽困难近20年,近1周来吞咽困难加重,目前仅能进食全流食.查体:意识清,营养良好,基础体征正常,门诊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透点片示进食后,后纵隔食管区食管扩张似胃改变,并有大量食物潴留.其内似可见一不规则充盈缺损改变,食管粘膜未见破坏及中断,贲门区高度狭窄,初诊可疑贲门失弛缓症.入院后CT检查显示食管中下段低密度病变,密度均匀,病变向管腔内突出,食管腔变窄,管腔尚通畅,上下可见八层,邻近肺组织受压,周围肺组织未见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颈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通过导管内导丝将血栓搅碎尽量抽吸之后再实施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恢复血管的通透性,达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结果对40例(急性起病20例,慢性反复并急性发作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随访1~36个月。40例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仅有1例患者发生与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由于这例患者在支架植入过程中有部分血栓脱落造成管腔面不光滑1年后造成该处管腔再狭窄,后又在此处植入一支架,愈后良好,未见有患者因肺血栓栓塞症而死亡。结论通过对本组40例病例的分析,证明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操作小,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60例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常规做结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点片6幅,并做病例追查。有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0例患者,诊断为炎症11例,息肉6例,结肠癌9例,其他疾病11例。阳性率61.67%。较传统方法的阳性率为高,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诊断符合率也优于其他造影方法。结论DCBE对结肠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结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经后入路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囊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后入路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实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在CT引导下通过后入路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全部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硬化治疗成功,总有效率100%。45例经6个月随访无复发,治愈率97.83%。1例患者6个月后囊肿复发,手术证实为囊性畸胎瘤。术中未发生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通过后入路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后位囊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