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作汉 《中原医刊》2006,33(7):74-75
目的为了解硫普罗宁(商品名凯西莱)静脉注射剂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计学随机数字表方法对55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病人进行治疗(年龄在25~60岁之间)。对照药品为国产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葡萄糖醛酸内酯(肝太乐)。用法:硫普罗宁0.3g加入5%葡萄糖液(5%GS)250m l静脉滴注共1个月。甘利欣30m l加5%GS 250m l,肝太乐(1.33g)加入5%GS 250m l(ivgtt)共1个月。观察:①用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 iL)的变化。②硫普罗宁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①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其ALT、AST、TB iL,下降幅度快于甘草酸二铵、葡萄糖醛酸内酯(P<0.05),提示其对肝细胞膜的修复或保护作用可能优于甘利欣、肝太乐。②硫普罗宁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仅少数病例出现丘疹样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①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其肝细胞膜修复或保护肝细胞作用优于甘利欣、肝太乐。②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乙肝病毒基因型分为8个,不同基因型间有8%以上的差异,基因型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分布[1-2]。为明确本地区HBV基因型分布以及HBV基因变异及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1SA技术探讨鄂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应用α-干扰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我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按10~15kg/(kg.d),1次/d;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按0.5~1m l/(kg.d),1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7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腮腺肿痛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降热、止痉等作用,还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无明显不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可作为流行性腮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慢加急性肝衰竭108例患者分成3组:A组38例,患者病毒性重症肝炎,尚无SBP指征。B组36例,重症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疗效欠佳(反复腹水生长或腹水控制不理想)。C组34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腹痛、腹肌紧张,腹膜刺激征阳性,腹水迅速增长,利尿剂无效。分别观察各组患者PCT、CRP及内毒素的水平变化,腹水培养的阳性率、耐药率及临床治疗转归率。结果 3组患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检测,C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分别为A组10例(26.32%),B组25例(69.44%)及C组32例(94.12%)。腹水培养的阳性病原菌为41株,39株耐药。抗感染治疗后,67例细菌性腹膜炎好转36例(53.73%),治愈15例(22.39%),死亡16例(23.88%)。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病率较高,早期发现可以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腹腔积液细胞DNA倍体与微小RNA-21(miRNA-21)表达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方法将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鄂州市中心医院所收治临床表现伴有腹腔积液的患者纳入研究,HCC患者分入试验组,非HCC患者分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指标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YI)。结果两组患者组间资料单因素比较显示:性别(男性比例)、吸烟史、HBV阳性、上腹部CT疑似阳性、卡氏功能量表(KPS量表)、ALT、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T)、α-L-岩藻糖苷酶(AFU)、腹水细胞miRNA-21、腹水细胞DNA异倍体阳性共计11项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AFP、APT、腹水细胞miRNA-21、腹水细胞DNA异倍体是诊断HCC的敏感指标。腹水细胞miRNA-21与DNA异倍体的AUC分别为0.742与0.801;吸烟史、AFP与APT三者联合断HCC的AUC为0.852,YI为0.5992。吸烟史、AFP、APT腹水细胞miRNA-21与DNA异倍体五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增至0.869、YI增至0.6222。结论腹水细胞DNA异倍体与miRNA-21是诊断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单项指标检测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将其联用能够显著增大HCC的诊断价值,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当前HCC诊断体系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Pubmed、万方数据库(CECDB)、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有关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 Ag的CHB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共529例患者,其中实验组261例(接受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对照组268例(接受Peg-IFNα-2a治疗)。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相比单药治疗,经联合治疗48 w时CHB患者HBV DNA阴转率显著提高[OR=1.20,95%CI=(1.01,1.43)];48 w时CHB患者HBe Ag血清转换率显著提高[OR=1.24,95%CI=(1.02,1.52)],但联合治疗对ALT复常率的影响,系统评价显示结果存在显著偏倚[bias_P=0.012、bias_95CI=(1.442998,6.467852)],不具有推广性。结论 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HBe Ag阳性CHB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HBV DNA阴转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7.
、中药、高压氧疗等;5例达临床痊愈,3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16例,仅5例自然恢复好转,余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有7例患儿其智力发育、语言发育滞后于正常同龄儿,4例死亡。14例患儿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8例患儿有脑萎缩的改变;2例脑组织慢性炎症性改变。其中9例患儿于12个月后复查头颅CT,有6例好转,3例脑萎缩无明显好转。61例痊愈的患儿中有2例于28个月、36个月时出现继发性癫痫。其他患儿在5年的随访中,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61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IFN-γ)在不同类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结核分枝杆菌IFN-γ体外释放(TB-IGRA)定量试验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112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住院患者为疾病组,其中痰涂菌阳肺结核(活动性)患者55例;痰涂菌阴肺结核患者28例;痰涂菌阴肺外结核患者2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TB-IGRA定量试验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中特异性IFN-γ水平,同时与血抗结核抗体、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痰菌培养、结核菌素试验(TST)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组血浆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菌阳肺结核患者血浆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定量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敏感性达87.5%,准确率89.7%,经比较均高于其他诊断方法(P0.05)。而特异性除TST方法除外,其他方法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血浆IFN-γ浓度不受TST红肿硬结直径的影响。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血浆IFN-γ水平普遍升高,特别是痰涂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升高明显,TB-IGRA定量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11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采用 Simmonds 基因分型法进行 HCV 基因分型。结果在113例患者中,基因1型88例(78.0%),非基因1型25例(22.0%);非基因1型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率(RVR)明显高于基因1型患者(80%对48.8%,P<0.05);非基因1型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明显高于基因1型患者(80.0%对64.8%,P<0.05);低病毒载量患者RVR 明显高于高病毒载量患者(78.9%对46.7%,P<0.05)。结论 HCV 基因型和 HCV RNA 复制水平对 PEG-IFNα-2a 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提示 HCV 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治疗肺癌放疗或化疗后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肺癌病人放疗或化疗合并肺炎应用痰热清治疗,平均用药7天.结果应用痰热清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