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静脉注射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在异丙酚溶液中加人小剂量的芬太尼,不但对病人苏醒无影响,而且能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现将部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进行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72例ASA(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患者行肩部及锁骨手术时,采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无痛70例,辅以神经安定镇痛药5例。全部病例无气胸、椎管内阻滞及局麻药不良反应,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阻滞麻醉效果: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优28例,良4例,优良率100.00%;肩关节脱位伴骨折16例,优12例,良4例,优良率100.00%;肩关节脱位12例,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00%;锁骨骨折12例,优12例,麻醉效果为100.00%。手术时间50~250min不等。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行肩部及锁骨手术安全、简便、经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神经阻滞配合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肩周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肩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4年 1月来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肩周炎的 36例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配合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36例肩周炎患者治愈 14例 (38 8% ) ,显效 17例 (47% ) ,有效 5例 (13 9% ) ,无效 0例。结论 神经阻滞配合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肩周炎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无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完全无改善病例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出效果好、麻醉维持平稳、并发症少、苏醒快的配伍方法,为基层医院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提供一种参考。现将我院2000~2002年小儿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0.75%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的效果,并测定布比卡因ED50.方法 择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n=28)腰麻液为单纯0.75%布比卡因,BS组(n=26)腰麻液为0.75%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0μg.采用序贯法确定0.75%布比卡因剂量,初始剂量均为1.6 ml(12mg),剂量梯度为0.2 ml(1.5 mg),以麻醉平面是否达T10为剂量增减指标.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布比卡因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B组布比卡因ED50为1.90ml(14.25mg),95%CI 1.54~2.60ml(11.55~19.5 mg),BS组布比卡因ED50为1.70ml(12.75mg),95%CI 1.34~2.18ml(10.05~16.35 mg).BS组反映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35% vs.0%,P<0.01).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腰麻时,舒芬太尼10μg能使0.75%布比卡因ED50减少1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88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麻醉方法和管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88岁以上患者的麻醉处理,采用全麻12例,硬膜外麻醉37例,静脉麻醉5例,臂丛麻醉3例,局麻4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6(15~150)min,术中出血平均180(0~500)ml。1例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改为全身麻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硬膜外麻醉局麻药初量平均为7.3(4~11)ml,阻滞平面2例为T8,其余均控制在T10以下。所有全麻患者术毕清醒后均拔出气管导管。61例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并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加强围术期监测,及时进行术中、术后并发症防治及麻醉管理,是高龄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可减少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6例拟行肱骨髁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应用高频超声探头扫描肌间沟内臂丛神经的分布,测量神经干的直径和距离皮肤的深度,在超声引导下以0.2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结果 超声扫描36例小儿肌间沟内臂丛神经均清晰显示,超声引导下以0.2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有效率达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全身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病历介绍 例1:男,25 d,体质量5 kg,因右侧嵌顿疝在全麻下行嵌顿疝松解、疝囊高位结扎术 .入 手术室心率162次/min,呼吸50次/min,Sp(O2) 94%,心肺听诊无异常,予安定1 mg 、 氯胺酮10 mg及司可林10 mg静脉快速诱导后置入内径3.0 mm气管导管,接麻醉机紧闭给氧手控呼吸 ,氯胺酮持续泵注维持适当麻醉深度,术中麻醉平稳,手术顺利,历时约1.5 h.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用长托宁和东莨菪碱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分别在颈丛诱导前30 min肌肉注射长托宁1.0 mg和东莨菪碱0.3 mg,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0 min麻醉前即刻,麻醉后20 min的动脉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A组用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SP)、HP有下降趋势,麻醉后虽略有增高,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上升趋势,以麻醉后20 min最明显(P<0.01).用药后两组间隔时点的SBP、DBP、H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已广泛应用于术后病人镇痛,我院自2001年1月剖宫产病人术后应用PCEA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